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籍「三無」漁船在今年2月14日於金門海域躲避我海巡隊查緝翻覆,4人落海2人身亡。(圖/資料照)
中國籍「三無」漁船在今年2月14日於金門海域躲避我海巡隊查緝翻覆釀成2死,兩岸原定24日在金門協商,但受到凱米颱風影響延期到明日。若順利當日就會歸還2名中國漁民遺體及查扣漁船,同時也給予家屬撫慰金。據知情人士透露,其實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在雙方針對金門事件談判期間扮演關鍵角色,花了很多心力,同時祭出三招因應。
中國籍「三無」漁船翻船案從今年2月14日發生至今已經近半年,事件關鍵人的管碧玲,曾堅稱不是「撞船」,被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痛批「極為冷血、為人不齒」。而金門漁船翻覆事故後,交涉20天、經15次協商,直到3月5日談判破局;4月到5月停了一段時間,原本6月28日就要談成的事,但又出現新的變化,因為北京對台祭出「懲獨22條」,一波三折,始終無法突破爭議,直到最近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據《風傳媒》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其實管碧玲在雙方針對金門事件談判期間扮演關鍵角色,花了很多心力,最重要的是,她扮演了「承上啟下」、「對外交涉」的雙重角色,一方面要讓 中國方面可以接受,另一方面也要讓府院高層可以接受,才能化開難解的兩岸結。
據了解,金廈海域爭端的雙方主談者:台方是海巡署副署長謝慶欽(前海巡署副署長許靜芝,520後由謝慶欽接手),中方是國台辦聯絡局長孫升亮(執行的是綜合處處長許偉偉)。談判期間是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居中穿梭,但藏身背後關鍵的決策者就是管碧玲。
知情人士透露,其中錢的問題最不重要,關鍵不是要拿出多少撫慰金的問題,因為台灣企業家很多願意捐錢解決,政府給予罹難者每人的撫慰金,從人民幣120萬元到140萬元,最後在人民幣150萬元(合新台幣678萬元)。雙方談判癥結主要是卡在「面子」問題,也就是「如何道歉」的問題,兩岸雙方都有鷹派鼓動對峙,恨不得逼使談判破局,因此陷入僵局。
據報導,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承上啟下,要讓中國方面可以接受,要讓府院高層可以接受,因此她施展三招因應。第一招,我方從原本的「互不隸屬、執法正當」,轉變為「人道優先、死者為大」,雖然是「三無」(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登記)船舶,但以人道考量和家屬訴求,讓家屬的生活能獲得照顧,所以善後工作為主要重點。
第二招,今年2月底,管碧玲在國台辦罵「極為冷血、為人不齒」的時候,她還低調前赴金門在罹難者的靈前致意,管碧玲沒有拿香,但有拜拜,展現十足誠意,但她沒讓外界知道這個行程。第三招,管碧玲在「共識」文字表述修正,花了很多心力,強調「人道主義」,拿捏分寸,讓陸方可以接受,也讓府院高層可以接受。
另據了解,中方代表今天下午將搭乘2點左右的船班抵達金門,重頭戲簽署共識,安排在明天上午,我方當天將與中方代表簽署共識,並歸還兩名死者的遺體及漁船,由中方船隻至金門運回,並給予兩名死者家屬各150萬元人民幣(約678萬元新台幣)的撫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