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凱安、鄭翔仁/台北報導
30日清晨,有漁民在澎湖外海發現外型類似帆船的無人浮具,打撈上來後發現裝有太陽能板、雷達波探測器與GPS衛星定位系統,而不到兩週前也在同一個海域發現體型更大的無人浮具。學者分析應該是美中兩國所有,主要用於水文調查,專家認為若裝上感測器可用來觀測潛艦,特別在水淺的台海更是有效,國軍與相關單位必須特別注意。
外型類似帆船的無人浮具隨著海浪載浮載沉,漁民立刻打撈上來。仔細看底部是太陽能板,上頭還有黑白色天線各一支,同時具備GPS衛星定位系統,可計算經緯度,這已經是一個月內在澎湖第二次發生。
19日上午,同樣在澎湖目斗嶼外海,漁民發現外型類似的無人浮具,上頭設備也大同小異,不過外型比這次的還大。學者分析從外觀上研判,兩台無人浮具應該是隸屬美國與中國所有。
軍事專家紀東昀:「這一類的載具主要是用於水文調查,而且大家都可以發現這個密度跟頻率都非常高,顯示目前在台灣周邊的海域正是美國、中國,甚至連台灣自己,中科院也有類似的產品,正在密集的進行台海周邊的水文調查。」
雖然無人浮具以水文調查為主,也有專家認為不能完全排除軍事使用。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長蘇紫雲:「加上新的感測器,就可以偵獲水下的聲紋,作為輔助對潛艦的觀測,如果說加上其他感測器,也可以搜獲敵方傳接的無線訊號,來協助正規的艦隊測定,及敵方水面艦的距離,或者是說它所航行的這個路徑,有助於海軍情報的運用,所以它兼具軍民兩用用途。」
美中兩國持續在台海角力,台灣備戰不求戰,時刻緊盯局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