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古代被流放之人基於4個原因,根本不敢在中途逃跑!(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古代把犯了重罪的人發配邊疆叫做「流放」,流放作為一種刑罰,是除了死刑之外的一種重罪;不過,有人就好奇了,流放路途遙遠,那些被流放之人,為何不趁途中官兵鬆懈的時候選擇逃跑呢?對此,專家解釋,其實不是不想跑,是根本跑不掉,主要有四個原因,讓犯人完全放棄了逃跑的念頭。
一、古代刑罰連坐制:
中國早期刑罰,基本是實行連坐制,一人犯錯就要賠上全家人的性命,所以對於犯人來說,並不是不想逃,而是怕家人受累,因為如果有人逃跑,那他的家人基本上就難逃一死。
二、刑具限制手腳: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電視劇之中的那些囚犯會背著幾十斤重的枷鎖,這些枷鎖對他們來說就是束縛,想想一個人身上背著幾十斤重的枷鎖,手又被束縛住了,想逃簡直難如登天!
三、戶籍制:
從秦朝開始就有了戶籍制,每一戶人口都需要上報官府,就像我們現在的人口普查一樣。但是囚犯是沒有戶籍的,走到哪裡基本都會被重新抓回去,基本上無處可去。
四、無人敢收留:
在古代只要有通緝的人投靠了你,而不主動上報上的,就會被牽連。這與現在的包庇罪有點相似,所不同的是古代的更嚴厲,連街坊鄰居都會被牽連。所以在這樣的連坐制下,只有發現有可疑的人,街坊鄰居都會積極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