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中信金搶併新光金,中信金副董事長吳一揆28日在法人說明會上表示,兩大金控合併後,規模將比渣打、新加坡大華銀行還大,自信稱能夠力造台灣金融業的「護國神山」,對此,財經專家汪潔民在廣播節目《財富汪得福》中質疑,中信金既沒有金融創新,也沒有帶領任何台灣企業在國外取得市場規模!
談到新光金的RBC(資本適足率)已達到金管會要求的目標,汪潔民說,RBC達標都是台新金與新光金的大股東自己在困難中籌得資金,加上股東的幫忙、匯兌的回沖,讓利潤回升,「跟你中信金一點關係都沒有」。此外,汪潔民指出,新光金有5000億潛在負債,台新金在這2年時間內,透過獨立董事、財委會經過深刻計算,考量到5000億潛在負債,認爲台新金還是有增資可能,來面對這5000億風險。
對新新併遭中信搶親,汪潔民表示,從來沒有一個非合意併購,凌駕於合意併購」,而非合意併購是有法源依據的,不可以濫用,當初是因為台灣的金控公司太多了,所以為了鼓勵金控合併,才會在2020年降低非合意併購比例,現在已經有合意併購了,就不該鼓勵非合意併購。
汪潔民也呼籲,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先前曾說過,自己比較頃向合意併購,而不是非合意併購,「跟據你所說的這句話,就直接駁回中信金吧!」汪潔民認為,即使中信金與新光金合併,獲利成長了一倍,也還是老三,比不過國泰金與富邦金,但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後,獲利將成長三倍,由第13名上升至第4名,「這才是有效併購!」
對於主管機關的態度,中信金控副董吳一揆則在公開專訪中表示,金管會對這件事非常公正,不是管誰出的價格高,而是在思考四大利害關係人,他坦言,中信金併新光金有兩大客觀條件,當主管機關不同意,或是在公開收購期限日前,未能收到10%持股,那麼中信就會退出;否則,依照目前的規畫,中信會一路收,在期限內只要達到10%,但還未達到51%前,會再進行一次公開收購,直到收足。
至於台新金可能調高換股比例,來與中信金對抗,吳一揆直言,並沒打算跟誰比價,但台新金提高換股比例時要留意股本膨脹、股權被稀釋問題。他說,新光金的量體(資產規模)是台新金的1.6倍,中信金的量體又是新光金的1.6倍,換言之,台新金不管怎麼提高換股比例,對中信金都不是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