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程正邦報導
▲秦皇陵出土的兵馬俑規模龐大,已挖掘8000多具陶俑。(圖/翻攝百度百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它不僅揭示了秦朝的歷史和文化,也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1999年末,考古團隊在兵馬俑坑深處,發現一尊前所未有的「綠面俑」,它單膝跪地,雙手優雅地置於身側,因此又名「跪射俑」。正是這份獨一無二,讓「綠面跪射俑」成為了無價之寶,中國政府明文規定,此俑嚴禁出國展覽,迄今為止它僅在台灣有過一次短暫的亮相,現存放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綠面跪射俑是陝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圖/翻攝百度百科)
秦始皇兵馬俑之所以能夠震撼世界,不僅是因為它們規模龐大,更因為它們所展現的獨特魅力。每一個陶俑的面容都各不相同,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面孔。由於殷商時期,貴族去世時會用活人祭祀,在安陽發掘出來了十幾座大墓中,發現被生殉和殺殉的人數高達到5千多人。因此傳出秦始皇兵馬俑實際上是活人燒製的!
▲兵馬俑栩栩如生,傳出是用活人燒製陪葬。(圖/翻攝百度百科)
直到有一次,西安一個兵馬俑因為氧化裂開,這個謎題才得以解開。當時工作人員在對出現裂縫的兵馬俑進行補救時,發現兵馬俑內部沒有任何和人有關的物質,只有一個糠皮(當時最佳的填充物)內模袋作為主體支撐。 也就是說,兵馬俑就是實實在的陶俑,並非外界所傳是活人陪葬。
▲考古人員修補破損陶俑。(圖/翻攝百度百科)
其實周朝取代商朝制定《周禮》,人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人殉又開始興起,後來諸國意識到這項制度的慘絕人寰才慢慢制止,秦國在秦獻公元年就發布了條令「止縱死」,秦國自此正式廢除了人殉制度,秦始皇焚書坑儒雖然殘暴,還不至於違背祖訓。
▲兵馬俑內的填充物是糠皮。(圖/翻攝百度百科)
至於兵馬俑之所以每一尊面容都不同,可能是因為製作陶俑的工匠們以真實的秦朝士兵為原型進行製作,使得每個陶俑都擁有了獨特的生命力。不僅如此,不同兵種的陶俑還穿著不同的鎧甲,手持不同的武器,這些陶俑不只是士兵的替身,更是秦朝軍事力量的象徵。
▲秦始皇遵守祖訓,並未採取活人殉葬。(圖/翻攝百度百科)
關於這尊綠臉跪射俑的面容成因,人們提出了多種猜測。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在製作過程中混入了銅元素,經過氧化反應後形成了綠色。也有人將其與秦朝的巫術祭祀聯繫起來,認為它可能代表了某種特殊的祭祀角色。然而,這些猜測都缺乏直接的歷史證據來支持。
▲兵馬俑原本有上色,但氧化後顏色斑駁只剩陶土色。(圖/翻攝百度百科)
這尊綠色臉跪射俑被列為了國寶級文物,禁止出國展覽。考古專家們對它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和分析,希望能找到更多關於它面容成因的線索。然而,儘管經過了多年的研究,這個謎團仍然沒有被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