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新北報導
▲衛福部統計,15至24歲的自殺率逐年攀升;專家表示,基層學校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學生的情緒照護。(示意圖/資料照)
根據健保署統計,青壯世代的精神醫療使用有增加趨勢。醫師與專家指出,15至24歲的自殺率逐年攀升,去年更有逾萬名高風險對象需要心理協助,呼籲各地醫院設立符合青少年需求的照護中心,加強國家資源投入,守護青少年的心靈健康。
亞東醫院與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舉辦「青少年情緒障礙國際研討會」,針對近年社會關注的青少年情緒問題,分享專業經驗與解決方案。會中邀請美國猶他州的家庭治療師Tony Mosier,他指出台灣和美國同樣面臨高自殺率問題,男性比例較高。他強調,美國採用連續照護體系,提供從日照到住宿機構的整合性支持。對於反覆情緒問題的個案,環境控制與專業住宿型治療能有效促進情緒治療及社交訓練,而青少年的療程多以活動導向取代談話治療。
美國專家Anthony Hansen,也分享荒野治療經驗,透過自然環境與活動導向療法,幫助青少年遠離科技,建立自信與社交網絡。在專業團隊支持下,結合家庭參與及全人治療,有助於治療的持續鞏固與長期效果。
▲「青少年情緒障礙國際研討會」邀請多位專家分享成功經驗,為台灣提供參考。(圖/亞東醫院提供)
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醫師甄瑞興指出,據衛福部統計,15至24歲的自殺率逐年攀升,2023年每十萬人中有10.9人自殺,情況不容忽視。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基層學校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學生的情緒照護,若能整合資源協助家長與教師學習應對情緒問題,將有效促進孩子身心健康。
北榮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牧宏表示,15-24歲年輕人自殺率攀升,每100人中有12人曾有自殺念頭,顯示心理健康議題亟需重視。北榮與教育局合作推動「醫院上學模式」,由多專業團隊協助精神重症青少年,並呼籲各地醫院設立符合青少年需求的照護中心,加強國家資源投入。
對此,現任健保署副署長、前心健司長陳亮妤指出,去年有一萬名高風險對象需要心理協助,今年擴大服務量能,以照顧更多需求者。對於網路原生世代,心健司已推動多項針對青年及年輕成人的心理健康專案,幫助有需求者及時獲得支持。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作為家長代表,最重要的是推廣對神經多樣性的正確認知,讓孩子能獲得精準的治療與健康發展。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 反霸凌專線: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