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吵翻!復旦大學教授公開建議「年輕人畢業先啃老」 本人親揭原因

圖、文/CTWANT

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近卻提出「有條件的年輕人畢業後可以考慮啃幾年老」的觀點,引發廣泛討論。(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近卻提出「有條件的年輕人畢業後可以考慮啃幾年老」的觀點,引發廣泛討論。(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畢業工作、買房安身、結婚生子,傳統「社會時鐘」將年齡標好了刻度,裹挾著年輕人打卡式步步向前,脫軌或延遲都成為「非常規選擇」。不過,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近日卻提出「有條件的年輕人畢業後可以考慮啃幾年老」的觀點,引發廣泛討論。

《澎湃新聞》報導,梁永安表示,「啃老」並非不勞而獲、消極躺平,而是重要的自我探索過程。年輕人畢業後無須急於工作,應當趁年輕挖掘興趣、理解世界的多樣性,體驗不同生活方式,建立更寬廣的人生觀念。即使花2、3年探索世界後沒有很快得到實際回報,但還是擁有了不一樣的過程,看過世界和生命的顏色,未嘗不是一種「滿載而歸」。

他接著說,在不少人看來,「啃老」一說推翻了傳統社會時鐘,也頗有幾分理想主義色彩,然而在諸多人努力追求確定性的時代,卻強調保持「不確定性」的意義,在學歷擠壓、職業焦慮的現狀下,畢業即工作並非唯一路徑,「到跨文化、跨文明的時空里拓寬生命體驗,或許會獲得新的自我關照」。

梁永安指出,目前的工作選擇空間只是被前一代人建構出來的,這個世界上除了既有的社會分工體系外,還有很多工作選擇的「空白」,年輕人應該盡量避免受限於被規定好的狹窄勞動空間,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富有活力的增長點。很多時候,思維的受限是「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可以考慮借鑒國外「gap year(間隔年)」的工作性旅行方式,前往跨文化、跨文明的空間裡體會生命應該怎樣過,再回頭看就可能形成新的自我關照。

梁永安說明,在進行跨文化體驗時,有時需要外部資源支持一下,才能擁有前進探索的自由,這就形成了「啃老」一說,就像梵谷依靠弟弟的支援才能自由地作畫,肆意發掘天賦;此刻的「gap year」並非遊手好閒,恰恰相反,是為了更遠期的成長性而投資,甚至是對長期發展更有思考、更有規劃的體現。

在梁永安眼中,置身於中國現代社會的城市化、中產化發展軌跡之下,年輕人積蓄精神力量、拓寬創造空間,將成為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動能。當下每一個青年的個體選擇,終將匯集為河流的形狀,成為社會潮湧奔流的方向。這也成為他反覆敘說的意義。

延伸閱讀

CTWANT
#中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