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台灣最早性醜聞!鄭成功臨終前下令殺全家陪葬...只有他逃死

新奇中心/程正邦報導

台灣是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基地。(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台灣是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基地。(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1662年2月1日,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台灣,寫下「開闢荊榛逐荷夷」的光輝篇章。不料隔年,39歲的鄭成功卻突然因病離開人世。臨終前,鄭成功收到一封信:「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令他氣到下令要部下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這封信到底是誰寄來的?為何一代名將卻要對自己的妻兒老小痛下殺手?

回顧鄭成功的一生,大家只知道他是抗清名將、國姓爺,卻不知道他其實是一名中日混血兒。出生在日本九州平戶的鄭成功,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父親鄭芝龍是一位有名的富商,自己組建商船隊在中日海域上進行貿易。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不但是貿易商,也是一名海盜,在日本很有名。(圖/翻攝維基百科)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不但是貿易商,也是一名海盜,在日本很有名。(圖/翻攝維基百科)

後來鄭芝龍投奔同鄉、大海盜李旦,受到江戶幕府征夷大將軍德川秀忠和平戶藩藩主松浦隆信的重視。松浦隆信送宅邸給鄭芝龍,鄭芝龍遂在平戶定居,認識了名門望族出身的田川氏,兩人日久生情,成為了異國夫妻,1624年,在日本生下鄭成功。

日本平戶「兒誕石」,傳說田川氏在撿拾海貝時,忽感腹痛難忍,在岩石上生下鄭成功。(圖/翻攝維基百科)

▲日本平戶「兒誕石」,傳說田川氏在撿拾海貝時,忽感腹痛難忍,在岩石上生下鄭成功。(圖/翻攝維基百科)

憑藉父母創造如此優渥的家境,鄭成功的童年無憂無慮,在大眾的想法中,他必然會成為一個胸無大志的紈綔子弟,但恰恰相反,鄭芝龍與田川氏對兒子管教嚴苛無比,要他規行矩步,知書達禮,將來考取功名,光耀門楣。

小時候讀書鄭成功便是班中最刻苦用功的人,加上天賦異禀,成為了班中的學霸。並在1638年考中秀才,成為南安縣二十位「廩膳生」之一。如此家境不俗又才華洋溢的少年得到了禮部侍郎董颯先的青睞,將自己的千金董友許配給他。

鄭成功的元配董友畫像。(圖/翻攝維基百科)

▲鄭成功的元配董友畫像。(圖/翻攝維基百科)

1644年,鄭成功進入南京國子監深造,正當他想為國家作出貢獻時,大明王朝氣數早已走向末端,不但朝野貪腐橫行,闖王李自成的部隊攻入北京城;清軍也帶著強軍逼近明宮。崇禎皇帝自縊的消息傳至南京金陵,一心想要報效朝廷的鄭成功再也無法安心讀書,於是投奔了父親反清復明的軍隊之中,成為明末清初持續時間最久的反抗勢力。

鄭成功畫像。(圖/翻攝維基百科)

▲鄭成功畫像。(圖/翻攝維基百科)

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鄭芝龍降清、田川氏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與宗族在中國東南沿海繼續抗清,他仰賴沿海地區的稅款與東洋商路維持部隊,自1657年起,鄭成功三伐江浙,九征閩粵。鄭軍一度從海路突襲圍困清江寧府,然最終仍遭清軍擊退,僅得憑藉海戰優勢固守廈門、金門兩島。

鄭成功勢力範圍圖。(圖/翻攝維基百科)

▲鄭成功勢力範圍圖。(圖/翻攝維基百科)

1659年,鄭成功採納何斌的提議,準備攻取台灣以解決糧食問題,為此他斷絕與荷蘭商人的貿易往來。1661年,鄭成功率軍約2萬5千人自金門料羅出航,橫渡台灣海峽,先後在攻佔普羅民遮城、熱蘭遮城,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援軍,以大員(今台南)為基地建立承天府。

普羅民遮城即為今日的台南赤崁樓。(圖/翻攝維基百科)

▲普羅民遮城即為今日的台南赤崁樓。(圖/翻攝維基百科)

意氣風發的鄭成功原本計畫再攻打呂宋(菲律賓北部島嶼),卻被一個消息氣昏了頭,收復台灣的隔年,39歲的鄭成功卻突然急病去世。鄭成功的死至今仍是一個謎,但與他的兒子鄭經脫不了關係。話說某日鄭成功在處理公務時,一位士大夫突然闖進門來,告訴他長子鄭經犯下倫理錯亂的大錯,原本鄭成功對兒子信任有加,以為是謠傳,不料事實真相卻讓鄭成功怒發衝冠。

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耽溺酒色,鬧出台灣政壇最早的性醜聞。(圖/翻攝維基百科)

▲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耽溺酒色,鬧出台灣政壇最早的性醜聞。(圖/翻攝維基百科)

鄭成功的四子鄭睿年紀尚小,由乳娘隨侍他的飲食起居,不料長子鄭經卻在與乳娘漸生情愫,偷偷生下一個兒子,家中添丁消息不脛而走。鄭經曾來鄭成功禀報他的侍妾產下一子,不料竟是與乳娘所生,鄭成功志在反清復明,身為將軍要做表率樹立威信,兒子竟做出這樣離經叛道的事情,還瞞著自己鬧得滿城風雨。

不久鄭成功收到了長子親家唐顯閱的家書,信中指責鄭經胡作非為,背叛妻子,罔顧法紀,做出喪盡天良之事。信裡一句話更戳到了鄭成功的痛處,「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鄭成功羞愧難當氣急攻心,生了一場大病,沒想到又接連傳來噩耗,父親鄭芝龍遭清軍殺害,鄭家祖墳還被清軍盜挖,讓鄭成功的病情雪上加霜,直接口吐鮮血,一病不起。

鄭成功死後,鄭經為專祀父親而設「延平王廟」,即為今日的鄭成功祖廟。(圖/寶島神很大)

▲鄭成功死後,鄭經為專祀父親而設「延平王廟」,即為今日的鄭成功祖廟。(圖/寶島神很大)

在病榻彌留之際,鄭成功仍舊想著長子和乳娘的事情該如何解決,才能給親家和天下一個交代。幾經思量後,鄭成功做出大義滅親的決定,召集群臣下了最後一道命令,將自己的長子鄭經,四子的乳娘及他們的孽子全部誅殺。「子之過,母之錯」,自己的妻子董氏在家未曾做好監督教導之責,也要一同受罰誅殺。

交代完遺言後,鄭成功便離開了人世,大臣們起初非常為難,若要按照將軍的話誅殺他的妻子,長子和孫子,豈非太過殘忍,而且台灣也不能失去首領,需要鄭經接任統領大局;但是鄭成功遺囑軍令如山,最後他們還是將鄭成功妻子董氏、乳娘和孫子通通斬殺,告慰天下。鄭經則接過父親鄭成功的職位,繼續完成他未盡的事業。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