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春天常過敏鼻塞「洗鼻子」有用?帥醫示警「別用自來水」曝嚴重下場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洪偉誠醫師(右)表示,洗鼻別使用自來水,避免鼻腔造成感染風險。(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洪偉誠醫師(右)表示,洗鼻別使用自來水,避免鼻腔造成感染風險。(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年後迎接春天春暖花開,但對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來說恐是最難熬的時候。此時花粉、空汙常引發鼻塞、噴嚏不停,鼻水狂流,不少人會借助「洗鼻器」清除鼻腔內髒汙微粒,緩解症狀,不過醫師提醒,有民眾會誤以為「洗鼻使用自來水就好了」,結果反而對鼻腔造成感染風險。

食藥署今(5)日舉行食藥安全記者會,提醒民眾洗鼻器屬第一等級醫療器材,如裝置內含沖洗溶液或洗鼻鹽,則屬第二等級醫療器材,使用上有些規定要遵守。

食藥署代理署長林金富表示,透過洗鼻器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可幫助清除過敏原、灰塵等有害物質,緩解過敏反應,改善鼻塞和流鼻水等不適,有助於過敏性鼻炎患者舒緩症狀。不過,須注意操作方式,避免水流過急或過猛,仍須尋求醫師專業意見及配合治療,才能有效地改善過敏症狀。

食藥署提醒洗鼻器是醫療器材,應正確使用。(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提醒洗鼻器是醫療器材,應正確使用。(圖/食藥署提供)

亞東醫院耳鼻喉暨頭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偉誠指出,民眾常有迷思,認為洗鼻器會傷害鼻腔,但只要正確使用洗鼻器不會傷害鼻腔,還具有能清除過敏原、灰塵和黏液,有助於改善鼻腔健康的效果,關鍵在於食鹽水濃度和水溫。因此,洗鼻時千萬不能使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可能含有微生物,對鼻腔造成感染風險。

他說,使用洗鼻器時,要搭配水溫30到35度的生理食鹽水進行清潔,將洗鼻鹽溶解在蒸餾水、過濾水中,姿勢為頭部向前傾,把洗鼻器出水口對準一側鼻孔,輕輕擠壓讓鹽水進入鼻腔。建議洗鼻每天1至2次即可,過度洗鼻可能引起鼻腔乾燥或刺激。如果規律洗鼻仍無法改善不適,就應找專科醫師檢查。

食藥署提醒,選購此類產品時,應依照「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認識洗鼻器是醫療器材;「二看」-購買時要看外盒有無標示醫療器材許可字號;「三會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