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原住民立委選區涵蓋全國,就算在選民較集中的原鄉部落,想要「掃街」拜票也必須跋山涉水,推動罷免的挑戰不低。(圖/翻攝自伍麗華臉書)
綠營發動「大罷免」,揚言罷免泛藍41席區域立委,國民黨陣營也啟動罷免綠委連署程序「以罷制罷」,其中因為原住民立委為複數選區,政治版圖藍7、綠3,藍軍具備發動罷免的優勢,因此嗆聲首要目標就是罷掉民進黨立委伍麗華與陳瑩。不過,綠營人士分析,依現行選舉制度,純以數字估算,罷免民進黨原住民立委看似容易,但若了解選民特性,就能知道沒那麼簡單。
伍麗華認為,自己不需要太擔心被罷免,以2024大選山地原住民選舉人數22.8萬人來看,第一階段提案需選舉人數1%、兩千多人,不過到了第二階段連署就要10%、約2.2萬多人,比當屆當選的盧縣一得票數高出一些,更別說同意票要高於25%,大約是5.7萬張票(與高金素梅與盧縣一2024總得票數差不多),成功機會相當低。
藍營人士指出,陳瑩的票倉在花蓮、台東,而當地為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本命區,要動員罷免並非難事。不過,民進黨人士低調表示,陳瑩的得票率近來持續成長,在東部雖然排名第二,但2024年大選中,在西部的都會區中,除了台中市之外,得票均為第一,「突破花東就能罷免陳瑩」的這種說法,恐怕過於樂觀。
前立委林正二涉嫌賄選被判當選無效,喪失立委資格,另外涉及多起貪污案而棄保潛逃,後傳出2023年在中國大陸病逝。(圖/報系資料照)
一位綠營立院幕僚也指出,藍營單純用數學計算,認為罷免民進黨原住民立委有勝算,其實是過於簡化的樂觀看法。他指出,在一般選區推動罷免,可以在捷運站、鬧市擺攤位連署罷免,但原住民選舉人遍布全國,根本找不到選民在哪裡,雖然原鄉的原住民選舉人集中,但部落裡的族人大都比較保守,遇到有人到家裡來要求簽名連署,心態大都會抗拒,要蒐集連署書的難度很高,更何況,原住民選舉人還分成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二個不同選區,更增加複雜度。
不僅如此,立院人士分析,原住民立委若是有一人遭罷免,依法不進行補選,雖然《憲法》規定立委人數為113人,但那是員額上限,親民黨籍平地原住民立委林正二因賄選,在2011遭判決當選無效,當時缺額即發生缺額不補;既然不補選,當地的民代不會因為罷免成功,而有上位的機會,自然不願花費自己的資源催票,大大降低了罷免成功的機會。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羅承宗指出,在複數選區推動罷免,確實是不公平的賽局。(圖/翻攝自南台科技大學臉書)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羅承宗指出,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原住民立委選舉與議員規定相同,都是複數選區(同一選區選出多名當選人),缺額未過半不補選。他指出,在複數選區進行罷免,本來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因為雙方的支持者都在同一個大選區裡,甲方要動員自己的支持者罷免乙方,比單一選區的其他區域立委要容易得多,之前也已有成功罷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的例子。
羅承宗指出,原住民選區中的票源藍大於綠、罷免民進黨立委相對容易,那是政治現實的問題,並非法律制度有問題;如果要避免被操作罷免,那民進黨就應該多努力一點,拓展自己在原住民選民間的支持才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