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禹衡/國際中心
韓國在野黨黨魁李在明周一在國會發表演說,除強調共同民主黨是能帶領韓國走出困境的政黨,他也提出一周工作四天的構想,認為人工智慧(AI)科技發展下,勞工工時應可縮短。在南韓總統尹錫悅因戒嚴風波而遭彈劾起訴後,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成為下屆總統熱門人選。
![李在明提出推動四天工作制的構想。(圖/翻攝自이재명粉專)](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4/01/02/4476342-PH.jpg)
▲李在明提出推動四天工作制的構想。(圖/翻攝自이재명粉專)
根據《韓國先驅報》報導,李在明在此次演說中,先是強調共同民主黨可以帶領韓國走出混亂,並誓言要用超越意識形態與黨派的「實用主義」、「不左不右」核心政策來推動經濟。
《朝鮮日報》報導指,李在明提到全國減少工時的藍圖,希望未來實現一週工作四天,「靠衝數量來競爭的時代已經過了。透過延長工時與剝削勞動力,很難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存活下來......為了能過渡到一個具有創造力與自主性為特色的先進科技的社會,我們必須降低工時,從一週工作4.5天邁向一週工作4天。」
此外,李在明也提出一項30兆韓元(約6780億元台幣)的經濟振興預算,用於補助小型企業、振興券發放、因應傳染病疫情等。
但AI對於工作效率的貢獻仍有爭議。英國BBC去年10月一則報導指出,部分引入AI工具的公司出現了相反的現象,即AI技術的普及反而使得員工承受了更大的工作壓力。報導指,有企業希望員工可多使用AI工具作為工作上的輔助、減少工作量;然而,AI工具不斷更新,員工不但得適應各個AI工具的更新功能,還得常常要檢查AI工具的錯誤,反倒提升了工作負荷,導致不少員工加班現象更加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