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會第五期眷村。(圖/李俊賢攝影/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圖、文/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1945年(民國34年)日本戰敗,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接收台灣,派第一批國軍及眷屬來台,安置這些軍眷的地方,就是台灣眷村的起源。
由於眷村形成的歷史背景、居民組成以及特殊的生活空間,使得眷村成為台灣特有的社區形態;來自中國各地的人文、語言及習俗等,更進一步交織而成獨特而珍貴的眷村文化。為進一步瞭解台灣的眷村與眷村文化,「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特別訪問了新北眷村文化協會理事長李俊賢。
李俊賢,現職為新北眷村文化協會理事長,於楊梅埔心的五守新村出生,11歲時由於父親工作關係,舉家遷至台北,但仍難忘眷村裡的環境與兒時情誼,常常會自己坐車回去看望老朋友。直至民國78年,國防部公布楊梅眷村改建的消息,才意識到眷村老家即將不保,因而開始以照相的方式記錄五守新村的眷村影像;碩士論文更以「以眷村影像看眷村世代的結束」為題,用自己的論文為眷村的過往留下記錄。碩士畢業後,不僅開始在全台各地眷村影像保存的拍攝工作,更致力於眷村保存的文史工作。
眷村的定義
眷村這個名詞真正出現於公部門自民國39年起,因為當時認為軍人很重要,只要把眷屬照顧好,就可以讓軍人無後顧之憂,能夠好好地保家衛國。
一般而言,眷村係指國軍官兵與眷屬所居住的眷舍,李俊賢認為,由於當年的時代背景特殊,除了軍眷眷村之外,廣義而言,公教人員的眷舍也可稱做眷村,甚而也有人認為當年美國協防台灣時,提供美軍官兵眷屬所住的宿舍,也稱為眷村。
儘管眷村有廣義的認知定義,然就法律定義而言,依據「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第三條規定,「本條例所稱國軍老舊眷村,係指於中華民國68年12月31日以前興建完成之軍眷住宅」,並詳列相關類型。
不同時期的眷村特色
李俊賢認為,不同時期的眷村有不同的特色:
1.日式房舍
由於第一批來台接收台灣的國軍及眷屬,優先被安置於日本人所遺留下來的公家宿舍。整體而言,這批日式公家宿舍的房屋情況良好,居住方式則是以幾個家庭以等分方式共同居住在一個屋簷下為主要特色。
2.竹筋糊泥的簡陋房舍
1949年國共內戰失利,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據統計,前後共19批遷入台灣,由於人數眾多,有些初期被安置在學校或寺廟,後來才找一塊地,以竹子糊泥搭建出簡陋房舍,做為暫時棲身的住所。整體而言,居住環境欠佳且相當克難。
▲竹筋糊泥的簡陋房舍。(圖/李俊賢攝影/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3.婦聯會集資興建
為了改善眷村的生活環境,自1956年(民國45年至50年初期左右)起,蔣宋美齡女士號召各界募款,並帶領著婦聯會興建眷村。其主要的建築特色為紅磚頭式平房,由一條主要的馬路做為串聯,形成所謂魚骨狀棟列式建築。
當時國民政府以「反攻大陸」為目標,「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是所有眷村的共同標語,由於當時定位為「暫時居住」,因此所居住的房舍仍相當簡陋,但相較竹編糊泥的簡陋房舍而言,情況已改善不少。
事實上,這些眷村剛開始興建的時侯,房舍與房舍間的距離並非很小,然因軍人收入不高,眷村婦女為了養家需求,因而以經濟的竹子編成竹籬笆,做為房舍之間的圍籬,並開始在庭園內養雞養鴨、種植蔬果。
「紅磚頭」及「竹籬笆」成為大家對於眷村的印象及代名詞。
▲婦聯會第一期眷村。(圖/李俊賢攝影/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4.職務官舍
1960年(民國50年代)以後,婦聯會開始興建國軍官兵的職務官舍,與一般眷村的最大差別在於,職務官舍必須隨著職務異動而搬離。
職務官舍多為四、五層樓高的公寓,特別的是,這批職務官舍的外牆多會漆上一整條紅色的油漆,同時以「慈」字為命名依歸,像是慈光、慈仁以及慈恩等名稱。這批官舍也是現今普遍所見的職務眷舍,有些狀況良好者仍供現役軍人使用。
▲職務官舍。(圖/李俊賢攝影/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5.舊制眷村改建
經過二、三十年歲月的洗禮,眷村房舍逐漸老舊,開始出現居住品質低落,甚至於公共安全的問題,在1977年(民國66年)由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確立「國軍眷村改建」原則,由軍方提供土地與各級政府合建國宅。
1980年(民國69年),國防部通過行政命令「國軍老舊眷村重建試辦期間作業要點」,開始了第一波眷村改建。這一時期的眷村改建以高樓層為主要特色,像是台北市建國南路上的大安國宅,建築物上頭還帶有中國建築的設計元素在裡頭,成為眷村改建國宅的重要樣版。
6.新制眷村改建
由於「國軍老舊眷村重建試辦期間作業要點」僅是行政命令的位階,施行之後困難重重,經費亦面臨困境,使得眷村改建進度緩慢,因而於1996年(民國85年)由立法院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同年底通過「眷村基地特別預算」,全國各地的眷村改建因此開始迅速展開。1996年以後改建的眷村,以大樓形態為主,多為9層樓或13層樓高不等。
由於不同時期改建的眷村所適用的法規命令不同,一般而言,1996年以前的稱做舊制,以後的稱為新制。許多住在眷村的人在談論到眷村改建時,彼此之間還會以新制、舊制來形容改建的情況。
▲眷村改建後的國宅。(圖/李俊賢攝影/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眷村文化
由於時代的因素,眷村裡住著來自中國各省份的人,帶來了各自家鄉的語言與習慣,卻因為戰爭的因素,讓他們有了共同的目標與方向。封閉的環境與特殊的人文發展交織而成台灣特有的眷村文化。李俊賢特別列舉了幾個面向來說明眷村文化:
1.緊密的鄰里關係
由於眷村多以軍種及服務機關做為分配眷舍的單位,因而眷村裡的爸爸們大多為同一單位的同事,常常會因為部隊放假或部隊禁假的緣故,在同一時間回家「播種」,所以媽媽們幾乎都會在同一時間懷孕及生產,使得眷村家庭小孩們的年齡層幾乎一致。
除了父執輩的同袍情誼外,眷村中的小孩既是鄰居又是同學,或者彼此間的弟弟及妹妹也都是同學,多種關係相互交織,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當緊密。再加上眷村房舍的隔音設備很差,往往哪戶人家在炒菜或哪家小孩考試成績欠佳被修理,抑或是哪對夫妻吵架等,幾乎全村子都聽得到,可以說是毫無秘密可言。
2.唱國歌及升旗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以「反攻大陸」為主要目標,「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以及「保密防諜 人人有責」更是眷村裡的常見標語。
保家衛國是眷村爸爸們矢志不移的使命,因此眷村裡的人對於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非常強烈,國旗與國歌更是促成凝聚的重要象徵。只要每逢國家重要節日,眷村裡家家戶戶都會插起國旗,普天同慶;重要節日則會舉辦唱國歌及升旗典禮。
相較於現今國家認同的錯亂,唱國歌及升旗成為眷村相當重要的特色。目前還有許多眷村會在元旦或國慶時舉辦唱國歌及升旗典禮,像是台北市大直地區的圓山新城及力行新城。
3.講國語
儘管眷村以軍種為劃分單位,但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最擅長的還是各自家鄉的語言。然為了彼此之間的溝通,最後以共通的語言──「國語」,做為最主要的語言。
4.眷村美食
眷村的人來自五湖四海,有的是南方來的,有的是北方來的,各自帶來不同的飲食習慣,緊密的人際關係讓眷村媽媽在串門子時能夠彼此學習、交換做菜的心得,豁麵、擀麵團、包餃子自不在話下,每個眷村家庭對於麵食都很有研究,徹底打破過去南米北麵的傳統。
由於戰亂與早年經濟條件不佳,「隨機應變、就地取材」成為眷村美食的主要特色,像是把所有東西丟進去一起煮的大鍋菜即是代表。另外像是川菜館裡有名的五更腸旺,在中國四川是找不到這道菜的,有一說法是某眷村媽媽隨意將一些剩餘的東西,加一些辣下去熬煮,沒想到竟意外成為一道眷村美食料理。
▲眷村美食。(圖/李俊賢攝影/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5.打麻將
只要走進眷村,常常會聽到此起彼落、嘩啦嘩啦的洗牌聲,打麻將似乎成為眷村內重要休閒娛樂。事實上,軍方為了避免民眾深陷賭博而無法自拔,在早期的眷村管理規定中,曾明令禁止打麻將,並派憲兵到村子裡巡邏取締,然仍止不住打麻將的風氣在眷村中蔓延。
打麻將對眷村的人而言,像是有人談生意喜歡去打高爾夫球一樣,是個休閒與交流的重要活動。
「發揚眷村文化」的現代意義
過去的眷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當緊密;改建後的眷村,與一般公寓大樓無異,其組成份子包括原來眷村的第一代、第二代,乃至於後來買房子搬進來的新戶,鄰里關係已漸漸薄弱。
對於近來常有人談論「發揚眷村文化」,李俊賢認為,懷舊對於部分人而言,或許具有療癒效果,然眷村文化並不只是為眷村人而保存,而應該先瞭解眷村文化的真諦,並賦予其現代意義,眷村文化的保存才有價值。
李俊賢指出,過去眷村是由中國各地的人聚集而成,所謂「眷村文化」的真諦在於相互包容並尊重彼此之間的差異,從而發展出相互關懷的鄰里關係。觀諸當今台灣社會,動輒以省籍及族群做為政治鬥爭的藉口,已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厚道,令人痛心,他強調,在談論族群前,應先想想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被尊重與對待;從而再進一步思考,族群之間的相互包容與尊重,這才是發揚眷村文化的現代意義。
▲眷村美食。(圖/李俊賢攝影/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