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距離中元普渡剩沒幾天,許多家庭紛紛到賣場採購祭品,但普遍可以看到,大家購物車裡不乏都是泡麵、零食、飲料等。對此,研究華人與台灣民俗科儀多年的學者林茂賢就說,其實拜那些都不是傳統做法,會變成現今的主流全因商人的成功炒作,而在廣告長期的洗腦下,演變成不拜那些不行似的,但事實上有誠意才是重點!
▲許多民眾在近日都會到賣場挑選中元普渡的祭品。
每逢中元普渡,挨家挨戶都會準備很「澎派」的祭品,包括三牲、四果、飲料、泡麵和零食等,常常堆滿供桌,認為這樣才有誠意,好兄弟才會開心、吃得飽。據《聯合報》報導,長年研究台灣民俗科儀的台中教育大學教授林茂賢,他認為這些其實並非正確的觀念,會有這樣的現象全因廠商炒作成功。
林茂賢解釋,會有中元普渡主要是在彰顯慈悲憐憫,讓那些無主孤魂可以吃飽、喝足,在過去的傳統中,祭拜的方式以「簡單隆重」為主,而尋常百姓家的祭品根本沒有一定要什麼大魚大肉,會出現僅是因平常沒辦法天天吃,才會選在重要祭神鬼順便祭五臟廟罷了!
過去大家到底拜什麼呢?林茂賢受訪時談到,傳統人家其實必備的祭品就簡單這三樣,分別是薑、鹽和白水煮空心菜,象徵的意義就是山珍、海味和無心留客。最後,林茂賢也強調,祭拜好兄弟講求「心誠」、「心存悲憫」,並沒有一定要擺滿山珍海味才代表有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