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巧萍/綜合報導
進入工業社會以來,人類習慣於「製造-使用-丟棄」的經濟模式,然而天然資源將會消耗殆盡,因此引發顛覆式思維,也讓「循環經濟」因此興起。蘋果機器人Liam一旦投產,拆解一支iPhone只要11秒,全球回收手機商機,上看5400億台幣。
人人衣櫃都有的牛仔褲,過季了或是穿膩了,經過回收、切割、搗碎、紡紗,織布就能重獲新生,從歐洲租借牛仔褲「使用權」到將手機微小零組件「點石成金」,背後意涵是線性經濟已窮途末路,「循環經濟」正方興未艾。
▲圖/翻攝自EU Environment
循環經濟宣導影片:「能否將今天的貨品變成明天的資源,能否將今日的『丟棄-購新文化』改為『返還-翻新文化』,產品和零組件都能拆解並重新再生。」
不過,在荷蘭循環經濟早就是全國共識,而荷蘭最大企業飛利浦集團超音波和斷層掃描儀等二手醫療設備,「翻新再製造」後打8折賣給新客戶,等於為同一批原料創造雙倍的價值,又針對企業用戶推出「照明租賃」,賣的不是燈泡而是那個光。
▲圖/翻攝自Philips Healthcare
首次大規模應用就在百年的荷蘭史基浦機場,身為阿姆斯特丹的門戶史基浦機場首創行李輸送系統,九成九零組件都能回收再利用舊建築拆除後的瓦礫,回收舖設飛機滑行道,廢水還能回收製成有機肥,目標是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第一座零廢棄物的「循環機場」。
▲圖/翻攝自Amsterdam Airport Schiphol
彭博記者:「你一抵達The Edge大樓,攝影機會由車牌號碼認出你來並自動准許進入位,在荷蘭的好處是連電動車都有充電器可用。」
此外,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在阿姆斯特丹的總部大樓,也力拚成為全球最智慧也最綠化的辦公大樓,2500人的公司座位只設立不到一半,就因為員工沒有固定位置,而荷蘭正積極變身全球邁向循環經濟的矽谷,也開啟無限想像。
▲圖/翻攝自Bloomberg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