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宏超、邱子玲/台北報導
台北後火車站華陰商圈原本是批發聚集地,但電子商務競爭下,加速商圈沒落,不少店家開始轉型,有飾品店樓上開始餐廳,帶動業績成長,有的甚至自創文創商品。
打果汁、烹煮雞肉,準備開始營業,幾坪空間大小的餐廳,走上樓還有個秘密花園,相當愜意,但其實樓下賣的卻是飾品批發。位在台北後火車站的華陰商圈,在電商當道的競爭下,店家積極拚轉型。
一到四樓賣批發,五樓變成能讓逛街民眾休息的餐廳,果然帶動業績成長。飾品店副理林妙玲:「以飾品跟這樣餐廳結合,還是會有增加一、兩成(業績)。」
無獨有偶,隔壁的手錶批發商因為手機興起,生意一落千丈,後來老闆娘開始自己設計包包、做起文創商品,也吸引不少觀光客。另外一家DIY手工藝品店還特別設置文創商品區,各式各樣小東西希望能抓到年輕族群。
批發商業者:「我們大概(業績)好一、兩成,因為泰國客人他們滿會消費的,很愛買台灣的東西。」
三立記者:「華陰商圈這裡不只有批發商而已,因為它鄰近台北車站,所以這裡近年也發展出商旅一條街。」
商旅林立,內部裝潢一樣很講究,還用蜜蜂造型來吸引年輕觀光客,等不及機場捷運線開通,畢竟今年整體商圈較去年營收衰退2成,只好趕緊找出路。
事實上1960年,華陰街從傳統市場轉型商圈,90年後變新興百貨,現在利用舊街道打造文創、商旅一條街,店家自力救濟,不斷求新求變,要努力翻轉老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