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專題報導(紐約6日電)美國總統大選攸關民生的經濟議題是選民關注焦點,無論是民主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或共和黨候選人川普都在稅收、基礎建設和貿易等方面端出牛肉,但誰才能讓選民買單?
▲希拉蕊、川普政策拼美國經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希拉蕊.柯林頓表示,她若當選,將對富人增稅而非中產階級。她支持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所提建議,即年所得超過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81萬元)者,適用有效稅率30%。她並主張,年收入在500萬美元以上者,適用稅率再提高4%。
希拉蕊同時承諾將提高遺產稅,並主張實施分級稅制結構,個人繼承價值5億美元以上或夫妻繼承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遺產,最高課徵65%遺產稅。
相較於希拉蕊主張向富人開刀,地產大亨川普選擇幫富人減稅。川普打算把美國當前7個所得稅率級距縮減為3個,最高稅率由目前39.6%,降至33%。川普還表示要取消遺產稅,把企業稅從35%降至15%。
美國稅賦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分析兩人稅賦政見表示,希拉蕊的政見涵蓋面較廣,有利於政府預算;川普的政見則可能使預算赤字增加。
希拉蕊.柯林頓和川普都認同基礎建設的需要。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希拉蕊.柯林頓提出5年2750億美元基礎建設計畫。而根據「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10月27日引述雅虎財經(Yahoo Finance)報導,川普打算當選後,在未來10年斥資1兆美元,投入各項基礎建設。
川普除打算增加基礎建設支出,也計畫提高國防支出,其他項目支出則每年削減1%。但老人社會安全和聯邦醫療保險不受影響。有些經濟學家質疑,川普減支計畫是否足以彌補大規模減稅措施,尤其不少共和黨人認為,聯邦醫療保險和社會安全必須大舉改革,以削減政府支出。
歐巴馬總統視為任內最重要經貿政績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得不到兩黨總統候選人支持。但川普抨擊希拉蕊在擔任國務卿時曾支持TPP,夫婿柯林頓在總統任內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還批評希拉蕊2010年在國務卿任內簽署美韓自由貿易協定,「謀殺」了美國10萬個工作機會。
川普揚言當選後要片面撕毀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等國際貿易協定,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TO),並大幅提高中國大陸與墨西哥的商品輸美關稅。
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大選結果全球關注。「經濟學人資訊社」今年3月把川普當選列入全球10大危機之一,表示川普一旦入主白宮,將可能破壞全球經濟,並為美國帶來政治與安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