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你外在條件很好,卻總是不知道活著的意義嗎?朋友很多,卻覺得跟他們相處感受不到快樂嗎?小心!你可能已經罹患「空心病」。空心病容易與憂鬱症混淆,但卻無法靠藥物改善,甚至已經有人為此病自殺,專家認為,這跟整體社會的「空心」息息相關。
▲「空心病」往往伴隨著強烈的孤獨感,即使有很多朋友,卻沒辦法感受到快樂。(示意圖/達志影像)
精神科主治醫師、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總督導徐凱文在《十分心理》論壇中,首次討論到「空心病」的症狀,並舉出曾經遇過的自殺案例作探討,提出以下3點「空心病」的特徵:
一、外在條件良好,卻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
患有「空心病」的病患通常外在條件很好,「從小都是最好的學生,最乖的學生」,但卻往往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活著的價值是什麼。徐凱文舉出自己做過的研究,以北京大學1年級學生為例,厭惡學習及覺得學習沒有意義的人數就超過3成,他認為扭曲的教育體系是促成學生無法了解自己存在意義的主因。
二、通常人際關係良好,卻有強烈的孤獨感。
徐凱文指出,這些患有「空心病」的年輕人往往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需要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學生、好丈夫、好妻子」,但彷彿一切都是為別人而做的,因此非常疲憊不堪。
三、從症狀上來說與抑鬱症有高度相似,但生物治療卻無效。
情緒低落、興趣减退、快感缺乏是此症狀的明顯特徵,如果到精神科醫院一定會被診斷為憂鬱症,但藥物時常無效,而此症狀通常也伴隨強烈的自殺意志,發病時間也十分長期,心理諮商對此也效果有限。
徐凱文也以「價值觀缺陷所致心理障礙」與「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稱呼「空心病」的病患,推測這是因為整個社會都「空心」才會導致的病狀,認為一個人的價值應該是要能知道自己是誰,發自內心感到喜悅並且自我肯定。他表示,或許能以「積極心理學」作為解方,去找到幸福感與親密關係,才能找到成就感的來源。(整理:實習編輯陳宣諭)
▲「空心病」患者伴隨強烈自殺意念,但藥物治療跟心理諮商都效果有限。(圖/攝影者withbeautiful, Flickr CC License)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