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彥宇/台北報導
陸委會今(11)日舉行年終記者會,主委張小月回應媒體提問時,不斷提及兩岸要「求同存異」,至少10餘次;張小月強調,只要不涉及政治前提,兩岸任何議題都可以提出來討論。
▲張小月今在陸委會年終記者會上不斷提到「求同存異」。(圖/中央社)
張小月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說,從去年520至今,政府向對岸釋出許多善意,像是堅持中華民國憲法、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其他相關法律,來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尊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很可惜直到今天,都還沒得到對岸善意回應。兩岸在很多問題上有不同立場,雙方應該要有一個溝通管道,很多問題要透過面對面的溝通,才能避免誤會和誤判。
張小月也提到,兩岸熱線目前為止還未重啟,政府立場是一致,只要能夠「求同存異」,任何問題都可以談,溝通對話還是最重要的。隨後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張小月不時提到「求同存異」,並表示,兩岸的問題,需要兩岸共同來努力。
至於何謂「求同存異」?張小月指出,「同」就是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從1992年到現在,所達成的共同認知和諒解,政府也珍惜兩岸過去20多年來溝通交流,所達成的成果,這就是共同利益、共同認知。
她也說,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對岸一直把我們當成他們的一部分,台灣人民不能接受,但兩岸問題就是要化不可能為可能,要在不可能中找到一個可行的方式;30年來兩岸累積了很多模式和經驗,大家可以冷靜思考、坐下來想一想。
張小月表示,她對未來還是秉持審慎、樂觀的態度,「畢竟路是人走出來的」,要在不可能當中找到一個可行的途徑。
貳、未來工作重點
未來一年,我們將以爭取臺灣最大利益為目標,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發展。工作重點包括:
一、審酌國內外情勢,研議落實兩岸互動新模式。
因應美國新總統上任的整體情勢,及下半年中共舉行「十九屆全國黨代表大會」等重要動態,本會將持續研蒐資訊,掌握中國大陸情勢變化、對臺策略作為,並針對兩岸關係、區域影響之可能發展,加強與各部會密切合作,研擬因應對策。此外,總統在年終談話也提到兩岸應以新的思維和做法、共同擘劃兩岸互動新模式,我們也將配合情勢研議。
二、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完成立法。
我們將與陸方保持聯繫、善意互動,持續推動兩岸協議正常運作與落實。此外,本會將積極配合立法院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工作,期能依據「公開透明,人民參與,國會監督」原則,早日完成最符合社會需要、有效可行的監督條例。待監督條例立法完成後,再審酌情勢推動兩岸已簽署協議生效,及研議後續協商議題。
三、加強關懷陸生、陸配,促進兩岸青年交流。
我們將配合推動健保法修正,使在臺就學陸生比照外籍生及僑生納入健保體系;並會同教育部等主管機關持續檢討陸生來臺就學規定,營造就學與生活的友善環境。另外,我們將大力推動兩岸青年在法律、文創、公民社會與志工服務等面向的交流,展現臺灣多元、民主的優勢。本會將持續關懷訪視中國大陸配偶在臺生活情形,並配合時空環境檢視相關法令,保障中國大陸配偶權益。
四、維持兩岸經貿往來穩健有序,強化服務臺商。
政府將關注未來全球、區域及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以及區域經濟整合等發展,檢視兩岸經貿政策,完備兩岸經貿往來等相關安全管理機制,以維護臺灣長期利益。此外,我們也會與相關機關共同持續強化與臺商的聯繫服務,降低臺商在陸投資經營風險及輔導轉型升級。另針對中國大陸吸納我青創人才、要求我臺商表態等作為,政府也會研擬因應及協處措施。
參、結語
對臺灣民主進程及兩岸關係發展而言,今年都是相當值得紀念的一年。30年前,臺灣解除戒嚴、回歸憲政,逐步走向民主自由,真正落實主權在民的理念;同一年,政府也開放臺灣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打破兩岸冰封近38年的藩籬,開啟兩岸民間的接觸往來。兩岸近30年交流經驗證明,雙方有能力、有智慧可以找到和平共處之道。
儘管過去一年兩岸主客觀情勢發生變化,但正讓我們有機會稍微停下腳步、靜下心來,檢視與省思過去兩岸互動交流的問題,相信重新調整步伐後再出發,將可為兩岸關係打造真正可長可久的穩固基礎。
展望未來,我們要堅定信心,政府仍將在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的基礎上,謹慎妥處兩岸事務。期盼中國大陸方面理性思考、發揮智慧,以兩岸民生福祉為念,與我們攜手努力建構兩岸互動的新模式,讓兩岸制度化的互動與協商機制穩定運作,擴大各層面與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創和諧繁榮的兩岸新局。
再過不久,我們就將迎接農曆金雞年,我們會努力「化危機為轉機」,希望雙方都能「把握契機、展現新意」,為臺海和平繁榮交出更好的成績。藉此機會,也要向中國大陸民眾及在臺灣的中國大陸學子與配偶拜個早年,希望大家生活幸福快樂,也祝福各位媒體朋友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安。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