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立國、薛文豪/台北報導
自由經濟示範區其實是政府規劃,選定台灣8個地方,先行試辦大幅鬆綁法規,營造經商環境的措施。雖說政府表示,5年內可吸引3000億資金,稅收2.92億元;但專家卻憂心什麼都開放的後果,恐怕會讓教育、醫療還有農產品,都受到中國極大影響,專家更質疑,讓國內大學與外國大學合作,根本是假辦學,真炒地皮。
行政院廣告:「現在是國家發展的關鍵年代!」經濟自由才是進步關鍵,行政院30秒短片,為經濟自由示範區背書,馬政府在特定區域內,大幅度鬆綁現行法規限制,打造經商環境;但專家提出警告,過度開放恐將面臨更多問題。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外人跟外國商品幾乎都沒有限制,怎麼還去做一個先行的示範區;看來看去應該只是為了中資、中國人士,還有中國農產品的開放問題。」
根據規劃,經濟自由示範區選定6個港口、1航空城,還有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總共8個地方先行試辦。針對國際健康、智慧物流、農業加值、金融服務和教育創新,大幅鬆綁法規,政府估算只要開放5年,就可引進3000億資金,稅收2.92億元;但大幅開放,對台灣3大產業恐怕出現後遺症!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協助一些私人學校假辦學,真炒地皮。」
農產品開放後,830項中國管制農產品將可進口,產品輸出享關稅優惠;還可掛MIT品牌內外銷,影響台灣農業。教育方面,則允許國內大學與外國大學合作,在台灣開設大學、學院、學程或專班,未來學費恐怕大幅提升,引響小孩受教權。醫療方面專家擔心,如果在示範區內的醫院,能夠提共醫師較佳待遇,會對本來就吃緊的醫護人力產生「磁吸現象」。專家提出警告,雖說自由經濟是國家進步關鍵;但相關配套未做好,恐對台灣產生負面效應讓國人憂心,讓自由經濟示範區還沒上路,就出現反彈聲浪。(整理:實習編輯林顥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