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鏡傳媒
「我們家供桌上有一張凶狠的臉。從小,我就很怕這張自畫像,畫被香薰得灰灰黃黃的,有一點像鬼。不管我在客廳哪裡,他的眼神都盯著我。」陳立栢知道這是他的阿公,但他不知道為什麼阿祖有照片,阿公卻是一張畫。直到國中,他才從鄰居口中聽到,阿公的名字是「陳澄波」。
陳澄波出生嘉義,留日時就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創下台灣藝術家首例。口述歷史記載,228事變爆發後,各地抗爭紛亂,嘉義仕紳出面調停和談,時任參議員的陳澄波卻有去無回。當年3月25日,他在嘉義火車站前遭軍警槍斃,次女陳碧女與長子陳重光眼睜睜看著父親過世。
▲ 陳立栢兒時懼怕祖父陳澄波的自畫像,如今他把畫像印在名片上,昔日的恐懼已轉換成前進的動力。(圖/鏡傳媒)
我們約訪陳澄波後代,陳立栢思量後低調受訪,他是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也是陳澄波的長孫。陳立栢旅居國外40年,5年前回國接手基金會工作,兄弟姊妹出資約1億7000萬元,耗時4年修復上萬件文物與畫作,試著拼湊祖父的藝術人生。外人看陳澄波是偉大畫家,但在孫子眼裡,阿嬤張捷更是偉大。「她是藏畫的女人,她把畫藏起來,把該講的話都吞進去,也是藏話的女人。」
陳立栢依舊記得,老家有個閣樓,阿嬤把所有東西都藏在上頭,「她跟街坊鄰居和親戚朋友說,那裡有魔神仔,就沒人敢上樓了。」他從小和姊姊與阿嬤睡在閣樓,隔著一層破爛蚊帳,後面就是阿嬤的「收藏」。每到過年前後,阿嬤就會把畫拿出來曬,「油畫有筆觸的,要拿毛筆沾水、順著筆觸,輕輕去掉灰塵,那很累耶!」即使如此,在陳立栢記憶中,阿嬤到死,都不曾跟他提過「228」…【點我看更多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