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血汗醫療工作,不少人很容易聯想到護理人員,但博仁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認為,若綜觀醫療史,其實「水蛭蒐集人」才是血汗工作代表。
水蛭和醫療工作怎扯上關係?這得從古希臘以來的醫學觀念和「放血」療法說起,原來,古代西方醫學界並不知道人的血液是會循環的,而是透過吃東西「製造」的。
▲水蛭。(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蘇上豪說,當時有很長一段時間,醫界都認為人體之所以能運作,是因吃了食物消化後,經過肝臟過濾產生血液,再送到火爐(即心臟)燃燒產生能量,燃燒的廢氣最後再從肺部排出去,形成呼吸。
人體內若是累積太多血液就會生病,才會因此出現「放血」療法,希望透過放血找回身體平衡,不論受傷、發炎、中風通通都適用,加上當時認為血液只要吃東西就能馬上補回來,經常一放就是300到500毫升,每隔幾小時到1天就放一次。
蘇上豪說,放血療法最初是用柳葉刀放血,但因達不到醫師要求的速度,加上太多傷口還得忙於止血,過於費時,因此才開始利用水蛭作為放血的「輔具」,不僅省時、省力,水蛭吸飽了血就會自動脫落,醫護人員再也不用緊盯放血過程,使水蛭需求量大增。
根據過去文獻統計,1830年到1840年間,法國一年要用掉6000萬隻水蛭,為了滿足醫療需求,才催生「水蛭蒐集人」(Leech collector)的誕生,也讓這份工作成了西方18到19世紀最辛苦的工作。
抓水蛭可不像撈魚這麼簡單,蘇上豪說,水蛭蒐集人得先在腳上劃出傷口,然後直接泡進池塘裡或河裡,等待水蛭「上門」,除了得犧牲自己的血,還得拔山涉水尋找新鮮水蛭。
蘇上豪指出,當時厲害的人一天可以抓到2000隻以上,但這份工作畢竟是賺皮肉錢,收入也沒有特別好,不少人因此貧血,甚至感染身亡。
到了19世紀中葉,因水蛭需求量太大,法國、英國、德國等的水蛭瀕臨絕種,後來更衍生出「水蛭農場」,業者會把運輸業淘汰的老馬放進水池裡,餵養這些醫療上的寵兒,讓水蛭買賣成為一門生意,德國每年外銷到他國的水蛭多達數千萬隻,直到19世紀末期,放血療法在西方醫學界漸漸式微,水蛭蒐集人才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