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逸華、劉伯奇/綜合報導
回顧歷任南韓總統下場都十分淒涼,有人被刺殺、入獄、官司纏身,在朴槿惠之前第一個被彈劾的盧武鉉,雖然最後沒有被彈劾下台,但最後還是無顏面對國民,跳崖自盡。
很多人小時候的志願是我要當總統,但在南韓總統這位子可不好坐。
▲前南韓總統全斗煥當時的總統就職典禮。(圖/翻攝自外電)
前南韓總統全斗煥:「總統全斗煥在此向全國人民嚴重宣誓。」
1974年軍人總統朴正熙,也就是朴槿惠的父親正在發表演說,沒想到一陣槍響,朴正熙驚險躲過一劫,北韓支持者子彈卻擊中一旁的妻子陸英修,第一夫人當場身亡,但5年後朴正熙自己還是難逃一死,晚餐時遭槍殺斃命。
韓國媒體:「朴正熙大統領跟他的隨扈在這裡遇刺,行兇者是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
軍事強人全斗煥執政8年,最後卻和繼任的盧泰愚雙雙捲入貪污醜聞,1993年金泳三上任,就將他身後這位前總統和前前總統送上世紀大審,一個終身監禁,一個徒刑17年,但下場最悲涼莫過於出身貧農家庭,靠苦讀成為人權律師,最後以反貪為口號當選總統的盧武鉉。
▲前南韓總統全斗煥下台後,捲入貪汙醜聞。(圖/翻攝自外電)
前南韓總統盧武鉉:「我的感受勝於就職,我會傾全力,不會辜負民眾期望。」
盧武鉉曾親赴北韓與金正日對談,朝鮮半島出現和平曙光,也替自己帶來高威望。
沒想到「打貪總統」卸任後卻被指控,任總統期間,太太和親戚接受商人行賄。
▲前南韓總統盧武鉉「打貪」聞名,卸任後卻遭指控收賄。(圖/翻攝自外電)
前南韓總統盧武鉉:「我感到非常羞恥,讓各位失望了,非常抱歉。」
這是盧武鉉最後身影,因為就在聲押前一周,他走出這扇門,跳崖輕生結束生命。
南韓民眾:「每當政黨輪替,就會有政治力介入司法調查,我們不希望這種悲劇再度發生。」
▲南韓民眾盼勿再發生同樣的悲劇。(圖/翻攝自外電)
民眾吐露心聲,還是無法終止魔咒,南韓總統個個下場悲涼,遇刺、坐牢,連命都難保,一國之主成了「高危險工作」。
戰略研究所教授:「歷屆韓國政府下台以後都受到法律的追究,有的甚至於進了監獄,這是韓國政治和社會很大的一個特點。」
有一說是青瓦台後山怪石裸露壞風水,加上青溪川開挖整治後,等於在首爾剖腹,影響國運,命理奇談姑且聽之,不過領導人晚節不保,制度面有跡可循。
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董思齊:「5年(任期)的時間很短,而且一上台就注定要跛腳。」
韓國總統一任5年不得連任,任期結束等於和所有權力、利益說再見,貪還是不貪考驗人性。
▲除了朴槿惠遭彈劾之外,多位前南韓總統下場都不好。(圖/翻攝自外電)
政大韓語系講師朱立熙:「人性嘛,人性之常,第5年已經成為跛腳鴨了,Lame duck就是令不出符,沒有人在聽他的,所以到第5年就靠自己的家人、兄弟、妻子來斂財。」
「夫人幫」、「太子黨」彷彿地下總司令,暗中和財閥私相授受,像是金泳三的兒子金賢哲就被稱做「小總統」,私收企業66億韓圜進自己口袋。
▲李明博先前當選時,感謝民眾支持。(圖/翻攝自外電)
前南韓總統李明博:「謝謝大家,謝謝大家。」
挾帶高人氣入主青瓦台的CEO總統李明博,也被查出長子李時炯首爾炒地皮,還找維安單位一起買,公私不分。
▲李明博向南韓民眾道歉。(圖/翻攝自外電)
前南韓總統李明博:「最近一些不光彩的事情發生在我家人和下屬身上,使國民十分憂慮。」
台灣智庫董思齊:「那這些人呢事實上沒有實際的官位,但是很多人、很多企業都知道,他們具有實質的影響力,這些人是很容易受到誘惑的,因為他們是比較不會被監督到的那群人。」
財團向總統親信「進貢」換好處成韓國政壇淺規則,但濃情密意時一切沒問題,最怕就是有一方不想玩了。
JTBC主播:「仔細看憲法條文明列特檢具有「可以搜查」、「可以搜索拘留」之能力。」
▲最早踢爆朴槿惠「閨密門事件」的JTBC電視台,母公司是三星集團。(圖/翻攝自外電)
像最早踢爆朴槿惠「閨密門事件」的JTBC電視台,母公司就是大名鼎鼎三星集團。
政大韓語系講師朱立熙:「很可能是三星集團已經到了忍無可忍了,這次應該是由財閥先引爆。」
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董思齊:「為什麼不是在最早的時候被爆發,因為最早的時候他們要求的額度沒有那麼高,或是人家捐輸的額度沒有那個高,在可容忍的範圍之內。」
▲大多前南韓總統在任期第4和5年時,都被爆出貪腐醜聞。(圖/翻攝自外電)
總統、親信、財閥成南韓「黑金三角」,政治恐怖平衡,但弔詭的還有好幾任總統都是在任期第4年或第5年爆出貪腐醜聞難善終,外傳和任期末了政治勢力洗牌上演接班人鬥爭脫不了關係。
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董思齊:「當他的權力不夠穩固,當有人想要取而代之,甚至是黨內的人想要取代他,想跟他切割的時候,這時候弊案就會爆發。」
▲圖/翻攝自外電
政大韓語系講師朱立熙:「韓國的政治人物很現實,如果他們發現說這個人已經完全沒有用了,根本沒有用了,他們就開始離心離德。」
有人說南韓總統像是被詛咒的職業,但沒有貪婪就不會起心動念,因為伺機下咒的往往不是政敵而是同黨同志,人前手牽手,人後下毒手。(整理:實習編輯藍苡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