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將於明天產生主權轉移以來第4位行政長官(特首)。回顧過去,前3位特首無論在位或卸任後都不順。
香港歷來有3位特首,他們先後是董建華、曾蔭權和梁振英。
(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董建華是首任特首,被形為為中國大陸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欽點」的特首。
董建華出任特首初期,頗獲民眾支持,出任特首前的民調顯示,他曾獲超過70%的受訪者支持。
2002年,董建華連任。翌年,香港局勢急轉直下,一方面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民生經濟無起色,另一方面又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衝擊,社會瀰漫不安。
局勢更差的是,香港受金融風暴衝擊後,房價大跌,許多房貸成為負資產(資不抵債),民眾心生怨恨,並責怪是政府的「房地產政策所造成」。
在民生經濟陷入困頓之際,董建華政府卻提出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以防止叛國及分裂國家等罪,引發泛民主派帶頭反對。
2003年7月1日,有50萬人響應泛民號召,上街遊行,震驚北京領導層。2004年,時任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要求董建華政府「查找不足」,對董建華的管治似乎有些微言。
2005年3月10日,第2任期尚未結束的董建華向北京中央請辭,提前下台,由時任政務司司曾蔭權接任,並於2007年成功選舉連任。
曾蔭權在競選期間的口號是「做好(特首)這份工作」。相對於董建華,曾蔭權完成了使命,做到任期結束。
但他2012年中卸任後,卻是非纏身,且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起訴,並因此入獄。
第3位特首梁振英於2012年中擊敗當時的大熱門人選、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坐上特首寶座。
有人認為,梁振英從政多年,雄辯滔滔,對時局認識很深,是大將之才。但其強硬作風卻導致他與泛民之間極度不和,更成為泛民針對的對象。
多年來,泛民時常阻撓梁振英施政,最具體的做法是在立法會阻止政府的撥款申請通過,使梁振英政府的施政無法進行。
2014年底,香港爆發「占中」運動,是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政治運動。期間,泛民不斷批評梁振英是「撕裂香港的人」。
梁振英處理這場運動的手法雖讓他更獲北京中央的讚揚和信任,但無論北京中央如何肯定梁振英,他與泛民之間的矛盾始終難以化解。
有分析指出,在特首人選上,北京中央未必隨泛民起舞,但作為特首,若未能對社會團結發揮更大的功效,始終是一個大問題。
更何況,梁振英在泛民多年的針對下,民望一直低落,不符合北京中央所提出的特首條件之一,即市民接受度。
在上述情勢下,梁振英於2016年12月9日宣布因家庭原因,放棄競逐連任。如此強勢及獲得北京中央認可的一名政治人物,也只能做一任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