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每次出國搭飛機前,我們把行李在櫃台、辦妥登機手續,就開始入關後等待上機,然而我們的每一件行李,在進入到神秘輸送帶後,卻已經展開了一場瘋狂旅行,日前香港國際機場的粉絲團,就貼出一則影片,他們以行李為第一視角,以gopro追蹤做縮時攝影,在偌大的機場中,深入機場行李處理系統,體驗一件行李在機場的行程是怎樣情形。
首先從Check-in一刻開始,跟隨寄件行李走,根據國際航空電訊協會(SITA)今年發表全球行李調查報告(Baggage Report 2017),過去十年,儘管全球航空旅客數目增加了五成,然而由於行李追蹤技術進步,全球遺失及延誤的個案,卻比十年前銳減六成多。而根據航空調查機構Skytrax今年發表的報告,全球行李託運表現最佳的機場則為「日本關西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以縮時攝影,追蹤一件行李在輸送帶的全程情形。(圖/翻攝自香港國際機場臉書)
每件行李「認路」靠國際通用標籤,行李處理系統跟客運大樓相連,卻是旅客止步,裏面像一座昏暗的機械迷宮,以香港機場為例,每天處理像這樣離港的行李就多達九萬件,最關鍵的是登機時行李標籤,那好比是行李的身份證,連接系統後就可以讀取行李擁有者及航班資料等。更重要是,那是行李的方向地圖,行李會憑着它「認路」,控制室職員也可隨時追蹤行李。
該張標籤既有國際通用的行李編號、條碼,內藏一張RFID晶片(一般大型國際機場行李系統開始普遍使用、比傳統單面條碼更容易被系統識別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標籤。即將飛往不同目的地的行李,在通過X光機檢查後,就開始運轉,電腦就可以憑裏面的數據,讓輸送帶分類,將行李引領到相應航班的「裝箱帶」,由所屬航班的搬運員工,將行李帶到飛機。
有時乘客在Check-in行李後,有突發事件在最後一刻取消行程。要短時間內在機肚幾百隻行李中將之找出,其實難度極高,系統能靠行李標籤內的晶片追蹤到行李位置,讓搬運同事就可以確認它藏身在哪一隻集裝箱(Unit Load Device),快速找出行李,讓飛機準時出發。
事實上整套行李系統,如同迷你鐵路般密集的行李運輸網絡,非常複雜,最後再由搬運員工在裝箱帶末端守候,將行李運到相應班機。 行李在分揀器「落車」得靠一格一格的裝著行李的傾卸盤,當行李到達相應出口時,傾卸盤就突然傾斜,不多不少,行李就會剛好跌進正確的裝箱帶,完成整個行李運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