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寵物滔客誌
來自廈門理工學院的5名陸生,在一年的台灣交換學生期間,合力拍攝了微電影《猫·喃》,以紀錄片訴說新北市猴硐的居民、店家及志工們合力照顧在地街貓,也表現出新北市動保處乾淨餵養的推廣成效。
透由影片拍攝及團隊的合作,客觀地透過照顧街貓的日常,表現出最真挚的愛護照顧動物的善意。
微電影《猫·喃》的製作團隊是5名來自廈門理工學院的大三學生,利用一年交換學生的機會來到了台灣,分別就讀於銘傳大學、世新大學、大同大學及台北科技大學。導演兼攝影師的程培源在一次偶然的旅遊機會下,發現了新北市動保處在瑞芳區猴硐貓村,整合了居民、店家及志工,以乾淨餵養方式一同肩負起照顧猴硐街貓的責任,體會到了每個照顧動物的人們赤誠的善意,決定發揮專長,整合團隊網路募款,將這份感動拍成紀錄片。希望藉由影片的播送,讓大家找回當初滿腔熱情照顧動物的初衷,也讓團隊在台灣學習的期間留下走過的影像。
程培源表示,台灣是個美麗的地方,新北市的動物保護從貓村裡的貓咪就能看得出做得非常好。自己過去21年的人生都在尋找自我,但今年,他在新北市體會到了許許多多的感動:在貓村的街貓能看到滿足的睡姿、在動物之家的毛寶貝們能看到志工及動保員悉心呵護下生活的愉悅,從動物的表情明顯感受到了台灣人們的照顧動物的熱情,這份感動過去未能體會,但在新北市真的找到了。
動保處表示,透過乾淨的餵養以及發自內心的動保和解,才能真正拓展友善動物的意識,猴硐貓村僅是出發點,擴散到全市甚至全國,營造社區內的共識來友善對待動物,才是動保處最想告訴市民朋友的。從餵養方式改變開始,社區回歸乾淨,友善動物的可能性才會增加。此次感受到團隊的熱情,希望透過影片告訴大家,這就是我們對待動物的態度,與動物共存共識的建立才能使社區與流浪毛寶貝間達到雙贏的大和解。
農業局表示,營造社區內的共識來友善對待動物,是動物友善城市的第一步,在微電影《猫·喃》中,可以感受到年輕朋友的熱情及善意。讓我們凝聚對於流浪毛寶貝管理及照護的共識與默契,循序漸進的改善流浪動物的生存環境及品質,讓新北市成為最友善動物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