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德榮
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
昨(20)日台北市最高溫37.5度,比前一天升高0.9度,為颱風外圍沉降作用的額外貢獻。同時也使得午後對流的範圍侷限在高屏地區。最新(20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21)日輕颱「天鴿」逐漸接近,東半部水氣增多,東半部、北部的天氣,逐漸轉為有局部陣雨,且愈晚雨愈明顯,其他地區尚未受影響。
▲圖/中央社
各國最新(20日20時)的模式,對於輕颱「天鴿」,比較有「共識」的是向西北西的導引氣流,至於各國官方21日2時颱風中心的定位,因結構不佳,利用雲圖定出的位置並不一致,成為預報路徑不確定的主要因素。氣象局「路徑潛勢預測圖」(圖)可以觀察岀,週二(22日)「天鴿」將通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週三(23日)再向福建、廣東一帶登陸,同時也顯示岀一定的「不確定性」範圍。所以依據目前的官方資料顯示,也無法完全排除「登陸」的可能性,雖然機率是比「不登陸」低。由於「天鴿」強度不強、範圍也不大;定性而言,其「環流」容易為恆春半島及迎風面的台東、花蓮及高屏山區將帶來比較大量的降水,強風也較常岀現在距離中心較近的恒春半島、台東(綠島、蘭嶼)一帶。「登不登陸」的差別,主要在於中心通過的地區,其強風及瞬間雨量,會明顯加大,對於累積總雨量及其他地方的影響,改變不大。「路徑潛勢預測圖」主要扮演的角色就在提醒,颱風是有可能偏向預測路徑的左側成右側的,擬定防災計畫時,皆應包括在內,才能減少損失。
▲21日2時氣象局「路徑潛勢預測圖」可以觀察岀, 22日「天鴿」將通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23日再向福建、廣東一帶登陸。確定性的預測路徑雖在巴士海峽,但不確定的範圍則包括南台灣。(圖/吳德榮)
第2個熱帶系統,因目前尚未形成,且經過較長時間的模擬;理論上,會比一般的狀況,存在更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模式就不可避免的,頻繁的做調整。根據最新(20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週四(24日)20時該熱帶系統即已在台灣上空,但強度非常弱,幾乎已消失。美國(GFS)模式的模擬,則再調整成,週四、五在台灣東南方海面發展,再移入巴士海峽。但這都不會是最終的結果,模式模擬仍會繼續調整,應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