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德榮
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
昨(7)日14時可見光衛星雲圖(上圖左)顯示,在台灣海峽有「谷超」殘餘的環流雲系,相當完整,但雲層發展不高(雲頂溫度偏暖),故紅外線雲圖(上圖右)無法顯現,雖為台灣各地帶來降雨,但含水量少,所以相當零星。
▲今、明(8、9日),西半部注意局部陣雨。(圖/資料照/中央社)
最新(7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明(8、9日)兩天西半部(北部包括平地、中南部偏在山區)午後有局部雷陣雨,白天仍感悶熱;有一小股「微弱」東北風從北部海面通過,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北部雲量稍微增多、有局部雨。週日、下週一(10、11日)轉為東南風,北台灣氣溫回升,高溫可達35、36度,午後山區有局部雷陣雨。下週二至週四(12至14日)東北風南下,北台灣氣溫逐漸下降、稍轉涼,迎風面轉有雨;下週四、五(14、15日)的天氣,還得視熱帶擾動(颱風)的動向,仍會有變化、需持續觀察。
最新(7日20時)模式模擬亦顯示,目前在關島東南方的熱帶雲系(下圖),大約兩、三天後即有機會發展成颱;下週四、五前後,逐漸接近台灣附近。是否會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作用?就要看颱風是在台灣東側北上,或者西進進入巴士海峽。如果颱風的行徑,類似美國(GFS)最新模擬的路徑,從台灣東側北上,「共伴」作用發生在海上,則不會增強陸地的風雨。但如行徑是類似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最新及前1天的模擬,颱風進到巴士海峽,則會有共伴效應產生,將增強迎風面的風雨。但這都是6、7天後的模擬,模式仍會不斷的調整,故目前只適合去分析各種可能的變化,論斷有無「共伴」?那就太早了!也不合科學,起碼還需要再觀察好幾天。
▲上圖:昨(7)日14時可見光衛星雲圖(上左)顯示,在台灣海峽有「谷超」殘餘的環流雲系,相當完整,但雲層發展不高(雲頂溫度偏暖),故紅外線雲圖(上右)無法顯現。下圖:今(8)日3:30紅外線衛星雲圖顯示,關島東南方的熱帶雲系(紅虛圈),大約兩、三天後即有機會發展成颱。(圖/擷自CMl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