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照文、賴安娣、馬家豪/台北報導
跆拳道選手為國爭光,在民國77年拿到一等三國光獎章,號稱18K金打造,裡面有75%是黃金,沒想到拿去檢測只有11K金,也就是黃金成分不到50%,讓他氣的大罵辛苦一輩子,最後被國家欺騙,感覺很差。最扯的是體育署說,由於年代久遠,製作國光獎章的承包商難以考究,業者到底有沒有偷工減兩,暗中A錢也難以追究。
地上一整排金牌,但跆拳道選手越看越嘆氣,因為這個一等三的國光獎章,號稱黃金打造,被欺騙26年才發現政府偷斤減兩,獎章根本沒什麼價值。
投訴人國光獎章得主:「K金值還不到12K,那所以我們會覺得這是我們選手一輩子的東西,發生這種情況覺得…被政府欺騙的感覺真的很大。」
看仔細,獎章印著18K金標記,到底有沒有裝高貴,送進檢驗室就能見分明,先來個成色檢驗,把國光獎章氧化表面,用棉花棒擦拭乾淨,再來把檢測筆輕觸獎章。
珠寶鑑定師李承倫:「國光獎章只有11K(金)耶,成色458。」
一連測了三次數值通通一樣,獎章從18K縮水變成11K,也就是黃金成份只佔了45.8%,不到五成。
珠寶鑑定師李承倫:「在民國77年那時代,那時候全台灣K金成色都不足,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般成色不是24K的,他們都稱作18K金,可是現在來講的話都是不行的。」
拿出18K金用火一燒,周圍變黑。但拿出11K再燒,沒看錯整塊金子完全變黑,顏色一比真的差很多,價格當然直直落,依目前金價18K將近10萬元,但11K價值只有5萬9,價格折一半,至於獎章重量大約有3.92兩,和規定的四兩落差不大。
投訴人國光獎章得主:「剝削利潤一定有,只是不知道誰而已。」
在跆拳道場上征戰替國家爭光,沒想到獎章竟然被偷斤減兩,體育署回應當時是由教育部頒發,由於年代久遠廠商已經不可考,金牌卻是假貨,這樣的光榮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