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檳榔=無口腔癌風險?專家:錯了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只要不吃檳榔就不會得口腔癌?台南市衛生局表示,這是錯誤的觀念,家族有罹癌病史、經常接觸致癌物、口腔常有傷口、或不良的假牙材質等都可能提高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醫師蔡清標呼籲,當腦血管瘤大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出現莫名的頭痛。(圖非新聞當事人/Flikr CC授權/原作者Raelene Gutierrez/網址http://bit.ly/2gT1yde)

(圖與新聞內容無關/Flikr CC授權/原作者Raelene Gutierrez

台南市衛生局表示指出,依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癌症死因統計,口腔癌致死率是十大癌症中的第5位,口腔癌患者有吃檳榔習慣者高達9成。

台南市衛生局說,因為檳榔子本身就是癌物質,就算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在初始狀上大多是以白斑、紅斑、表面不規則之外突腫塊或以潰瘍型病變等樣態呈現。共同特徵是病變長期無法自行癒合。

台南市衛生局建議,可利用看牙醫或耳鼻喉科的機會,請醫師做口腔黏膜檢查有沒有疑似癌前病變;其目的,除早期找到口腔癌外,更重要的是藉由衛教,改變生活作息或戒除菸、檳、酒,得以改善部分輕微或淺層的病變,還可以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刻板印象的長久累積,讓國人誤以為只有吃檳榔的人才會得到口腔癌。台南市衛生局強調,基本上,罹患口腔癌的原因有幾種,包含「家族有罹癌病史」,通常罹患機率會比一般人高。「經常接觸致癌物質」,如菸、檳、酒,皆含有致癌的成分,易導致細胞病變,增加口腔癌罹患的機會。

另外,「口腔常有傷口」,健康的口腔可以保護口腔黏膜不受有害物質入侵,而作息不正常、長期缺乏維生素B群或C等營養素,易導致口腔粘膜潰瘍。「不良的假牙材質」,像是氧化的假牙材質、表面粗造破損或不符合口腔密合度的假牙,皆會摩擦口腔,造成黏膜破損,破壞原本應有的保護功能,相對的也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台南市衛生局提醒,如有符合上述條件,或發現有超過二星期以上仍未癒合的口腔病變,也應立即就醫,必要時應進一步接受切片手術,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口腔黏膜檢查,篩檢資格為年滿30歲或年滿18歲之原住民抽菸或嚼(戒)檳者,每2年免費檢查口腔一次。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嗨!出發吧來台東 演唱會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