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德國人告訴你 台灣非核為何這麼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核能建設一直是國人關心的重大議題,尤其是在日本福島事件之後。台灣位居海島,與日本條件相仿,深怕成為「第二個日本」是反核人士最大的憂慮。而針對核能的好與壞,正反派人士各說各話,也出現許多期望台灣能夠效仿德國的聲浪。在眾說紛紜之下,「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與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古茂和(Mirko Kruppa)進行了一場談話,為台灣民眾對德國的核能政策進行解惑。訪談中,針對主持人的提問古茂和一一進行回答。最讓大家困惑的是─為何德國可以去核成功?看到德國的去核成功,許多台灣的反核民眾都反問,既然德國可以,為何台灣不行?
 
德國核電廠 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greenoid/7113637905/sizes/z/in/photostream/
圖片來源:Frerk Meyer CC.Lisence
 
提到反核,最讓人關切的就是電價。古茂和表示,德國去核後消費者電價較高,但是由於氣候變化,偶爾也會出現大型公司電費「零下」的大特價時期,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在德國,電力是屬於私有市場,這也是第一個德國與台灣不同的條件。
 
除了電力市場私有化之外,德國屬於聯邦國家,因此在各城市能源政策推動上能夠較有效率的實施。搭配上德國在野黨本身就積極推動反核,與政府能源政策搭配下,再生能源業者不必擔心因為政黨輪替後的政策變動而不敢放手執行,這大大的提升了全民的配合度。
 
另外一個德國的能源政策特色是「虛擬電廠」制度。他們有一種能源掮客公司,負責調佩各家各戶的電力使用,當天氣熱時會自動切換成太陽能發電,而冬天時便調整成生質燃料、小型甲烷氣發電或是去回收豬隻的廢棄物進行發電。僅管可運用的發電來源很多,但是卻還是佔總供電量的少數。古茂和提到,核電廠與煤炭在啟動時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最靈活的發電設備是「瓦斯」。因此,可以預想未來德國的整個發電趨勢將會走向仰賴瓦斯能源。
 
相較於德國,依照法律在台灣僅管自行發電也只能賣回給台電,而購買電力也只能跟台電買,因此掮客制度在台灣無法成立。綜觀制度、氣候條件與法律,台灣若想比照德國的路走向非核國家,恐怕未來四十年的能源要先出爐才能再繼續談。(整理:實習編輯劉彥璇)
#林全考慮重啟核一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研商總預算相關事宜 韓國瑜召集朝野黨團協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