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貧富差距這個詞的意義,現已可在大學中體現;嚴格說來,自十年前到現在的貧富差距,到現在還沒有被解決,而這點從學生間的日常生活與對未來的規劃都能看出來。
一名目前就讀大四的女網友在PTT分享自己的經驗:她的家庭對於女性資源挹注較少,因此她必須自食其力,偶而看到同學在玩自己在打工時,心裡會稍微不平衡;特別是同學去歐洲玩時,她自己也想去日本玩,但兩萬對她來說是極大的負擔。與同學的談天,她提到同學鼓勵她出國當交換學生,但主要顧慮還是在國外的開銷較大,即使她同學建議她申請獎學金或貸款,還對她說「這樣你生命會貧瘠」,她還是很想回「都給你講就好啦」。她想問問大家是否曾遇過這樣的狀況。
▲大學教室。(圖/示意圖,非當事人)
有網友分享:自己的父親是教授,但他自嘲自己算底層,因為他聽聞有大學同學在國外有房地產,父母直接給她一張卡來刷。再也有不少網友立刻指出「少出國與眼界沒有關聯」,想要開眼界方法很多。另有鄉民表示,自己過去看著同學在用MP3隨身聽,自己連CD隨身聽都沒有,那時羨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