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人為了分散股票風險,就會選擇投資「台灣50」,顧名思義,它涵蓋了台灣證券市場中市值前50大的上市公司。不過,知名財經部落客李柏鋒指出,隨著台積電在台灣50占的權重越來越多,意味投資台灣50的風險也越高。
▲台積電近日表現優秀。(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李柏鋒在《商業周刊》專欄中指出,美國標普500中,權重最大的類股僅佔24%,而截至去年12月,台積電在台灣50中的權重就佔了33.53%,已經超過1/3,加上鴻海、聯發科等其它相關性高的類股,「台灣50分散風險的效果也越來越低了」。
儘管在過去一年中,台灣50的報酬率達24.16%,其它加權指數遠遠低於它,但這也是因為台積電的好表現,但要是台積電表現不佳呢?台灣50勢必也會被拖累,如同過去的台灣高股息指數(0056),在宏達電由盛轉衰後,表現就一直落後台灣50。
至於該如何降低風險?李柏鋒指出,保守型的投資人可將台灣50的比重降低,改投資其它加權指數,降低台積電所佔的權重比例。他也說,台積電的影響越大,也就代表風險越高,但同樣的,台灣整體產業過度集中電子科技業或是城市發展集中在北市,在集中資源的菁英主義或是分散發展的多元主義該如何取捨,值得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