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馬克/換日線Crossing
自美回台任教與從事設計工作之後,我時常利用課堂或演講的時間,現場詢問年輕的朋友們(很多是以「文創」或設計工作為目標的科班同學們)這一個問題:「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是什麼?」接著利用後續的討論,進一步激發大家的想像與思考。
在此,整理出十個最常見的問答,也藉此提出我對台灣文化、文創的一些想法,希望能藉此刺激更廣泛的討論,與更深入的思考激盪:
之一
問: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
答:檳榔西施!(女同學)
問:妳是檳榔西施嗎?還是以後想去當檳榔西施?
答:別開玩笑!當然不會!
所以,這個「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之一,是這位女同學既不嚮往也不想從事的行業。
之二
問: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
答:鐵窗!
問:鐵窗美嗎?
答:不美,而且很亂,但也算特色啊!
對吼!其實不論長得如何,只要「有自信就是美」......只是得看別人買不買帳。但附帶一提,其實澳門也有很多的鐵窗。
▲澳門的鐵窗。(圖/林馬克提供/換日線Crossing)
之三
問: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
答:原住民!
問:你是原住民嗎?還是你會講原住民語言,穿原住民服裝?
答:不是,也沒有,但我不排斥。
代表性文化,是不是應該要與多數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原住民的文化值得重視、保護與推廣,但畢竟如今我們吃的、穿的、說的,都不是原住民的。原住民是我們台灣的一部分,是過去台灣的主人,我們要尊重歷史、愛護他們,但如今大多數的台灣人都不是原住民,是不是可以拿原住民來代表台灣?這值得思考。
美國有印地安人,澳洲有毛利人,中國雲南也有苗族人,其實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他們原住民,但這些地方的人們未必會只以原民文化,代表這個國家。
之四
問: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
答:......三太子、陣頭!
問:陣頭是道教的宗教祭典,你了解道教嗎?
答:大概知道,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關公、媽祖那些,不是嗎?
「太上老君」其實是老子,老子是道家,學說源自於易經,易經主要是在講變化:自然的變化,人文如何順應自然的變化,而易經據說是伏羲所創,伏羲是「中華民族」的始祖。陣頭這個民俗儀式,意義上離易經已經有點遙遠,要深入了解陣頭的原由及意義,從宗教的表象形式轉變成精神層面的美學,這才是文化創意。
▲電音三太子混搭米老鼠的手。(圖/林馬克提供/換日線Crossing)
之五
問: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
答:......台客!(戴著黑框眼鏡的文青學生)
問:你喜歡什麼歌曲?
答:後搖跟電音,radiohead 還有 armin van buuren 等等。
問:那謝金燕呢?
答:呃......。
連穿著、喜好一點都不「台」的「文青」,卻因為「台客風正潮」而回答所謂的「台客」風格是「台灣文化的特色」時,就好像男人有小三,卻對老婆說「我愛妳」一樣——是個美麗的謊言。
答:⋯⋯那藍白拖、紅白塑膠袋呢?(男同學反問)
問:你平常會穿藍白拖,拿紅白塑膠袋去約會嗎?
答:......應該不會。
若論文創產業,文化特色,是要拿出來在國際上競爭的。不是什麼有「代表特色」,就非拿什麼出來比不可。更何況藍白拖與紅白塑膠袋屬於當地的記憶,這類「文創商品」也難怪多只能內銷,無法外銷了。
之六
問: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
答:......人情味!
問:什麼是具體的「人情味」,請舉例?
答:嗯......呃......買菜送蔥算嗎?
台灣的人情味實在很抽象,有人能清楚說明台灣人情味的「代表特色」嗎?而「台灣的」人情味跟「香港的」人情味、「美國的」人情味,有代表特色上的不同嗎?
若是我們的文化,到最後只能歸納為這麼捉摸不定的「人情味」,那講文創絕對是騙人的——原因是我們連自己的文化都搞不清楚,怎麼可能拿它來做創意呢?文化是一群人生活經驗的結晶,應該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住在台灣的經驗一定跟其他地方不同,而那不同的地方,一定有比人情味更具體的說法,等待被發掘。
之七
問: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
答:小確幸——「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問:「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書裡講的那個小確幸?
答:嗯......。
「小確幸」是「知足」的微量版本,「知足」對於小確幸而言,還算太貪心了。這由超注重細節的大和民族作家提出,還蠻順理成章的。唯有注重細節,才可以發現、感受到「小確幸」,像享受切下一刀精準的生魚片那種喜悅。
但,台灣經濟規模導致薪資成長停滯,「小確幸」反而被用來當作「安慰」,伴隨小確幸衍生的還有所謂的「小清新」創作及「療癒系」產品——我們告訴自己「小小的滿足」這樣就好,沒有壓力,也沒有抗壓力。
「小確幸」是對現況的反因為果,還是真的原生的台灣文化?但再怎麼樣,用一個日本發明、台灣翻譯的詞兒來說是「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光名字就已經輸了。「知足」是用來對付太過忙碌的人生。「奮發」則是用來激勵太平凡的生活,或「22K」的經濟。
之八
問: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
答:......機車?
很多外國人來到台北的第一印象,就是穿梭在馬路上,停放在路邊的機車,台灣也的確是目前全球機車密集度最高的地方。但對於這樣的「奇觀」,給人的感覺卻並不一定都很好,因為四處停放的機車,佔掉了大半的人行道,部分亂竄的機車(汽車當然也是)也製造了噪音、污染,影響了市容。
其實台北的公車與捷運已經夠方便了,但有了機車,可以再少走一些路,這方便是超越大眾運輸的。且由於很多人都有機車,所以也沒有人會去反對機車帶來的缺點——台灣人對「方便」的需求,是高於整齊的市容的。
萬能的便利商店;比國外好招太多的計程車;悠遊卡;Ubike......都是台灣文化「方便」的代表特色......,但怎麼利用這個「方便」來商品化、視覺化,或許可以是文化創意發想的方向。
之九
問: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
答:......茶!
問:大家走在路上,看到的茶店多?還是咖啡店多?
答:其實有很多茶店啊!像是清玉、貢茶、天仁茗茶還有東區的茶街啊?
相對來說,台灣茶好喝,也有很多茶店,台灣是有茶,但未必有鮮明的「茶文化」。且比起台灣咖啡館的氛圍,台灣茶店在整體形象氛圍上,顯然弱了許多。
相較於日本的「茶道」,除了茶器、禮儀、程序、服飾、佈置、空間到花草木樹的庭院擺設,所呈現出來的極致細膩的氛圍——台灣茶的「代表特色」是什麼,還有一長段路要開發。
至於目前台灣坊間的庶民飲料,其特色在於「混合」:珍珠奶茶、梅子綠茶、檸檬紅茶、葡萄柚綠茶......等各式混合的口味,雖然離古典品茶的方式有點差距,但若是用更天然的原料代替香精,多樣變化的選擇,口味從這邊加以延伸,加上考古創新的空間設計,可以與台灣氣候搭配的植栽擺設,提升整體的氛圍,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之十
問: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
答:夜市!
問:夜市的食物,美味衛生健康嗎?
必須說,食安問題波及的商家,很多都是夜市攤販。台灣有很多夜市,然而以飲食文化來說,許多夜市並不能算得上衛生、健康,也不能說有氣氛或情調。這些都是值得用創意改變文化的地方:
▲圖/林馬克提供/換日線Crossing
夜市背後的代表特色是「多樣化、便宜、好吃(以相對的 CP 值來說)」這些特色都是可以拿來延伸、發想的。
便宜、好吃是「實惠」的考量,可能是長期做產業代工所養成以「成本」換算「價格」的習慣——但要如何把這個「習慣」轉換成「精神」、「美學層面」,進而建立與消費者的情感連結、提升價值,這跟台灣代工進入「品牌」遇到的問題是異曲同工,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考起點,可能就在於夜市的第三個特色「多樣化」。
「多樣化」的代表特色,跟華人喜歡吃合菜一樣,因為食物可以有多樣的「變化」。我們喜歡「變化」,若把它再去延伸發想,可以驚訝地連結到古代在講「變易」的哲學,也就是易經(有些英文翻成 the book of changes)。
文創不是「騙人的髒話」,重點是更深化的探討與想像
前面說了這麼多,並非在貶抑台灣的「特色」或「文化」,而是希望提出一個關於所謂「文創」的想法:
把自己的文化「表象」,用歷史及想像力抽絲剝繭地提煉出背後的「精神」,再把背後的精神,用創意發展成「新的表象」。
用創意將文化概念轉換,這不就是「文創」嗎?如何發現「現象」(例如夜市)的「內在生活精神」(例如多樣變化),再利用「變化」轉換成台灣的文化特色或品牌,這應該值得思考及實踐,不是嗎?
「文創」並不是騙人的,只是在台灣實行困難——在歷史地理上,台灣都不是文化發生的重心,加上意識形態與中國文化的切割越來越無限上綱,造成原本文化認知就有問題的地方,卻要拿「文化」來做「創意」,也難怪它變成十分空泛的名詞,甚至容易產生弊病。再加上短視及鬥爭的缺點,很容易使「文創」被模糊焦點,或甚至被「抹黑」成「一個髒字」。
「自己的代表特色是什麼?」與「要給別人看什麼?」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優點與缺點,不能分不清楚——如何強調優點,如何把缺點變成優點,要靠創意,要看智慧。
忠於自己的生活,思考現象背後的意義,延伸、研究那個意義,去發揮,去創作,相信終有一天,「舉一台灣文化的代表特色?」這個問題,人人都可以簡單又有自信地回答出來。
備註:原文刊載於作者blog,標題為《十問》。
執行編輯:鄧紹妤
核稿編輯:張翔一
本文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