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四周人們總是三不五時地拿起手機,關心自己那位出走多時的寶貝兒子何時回家,你也是期盼蛙兒交到新朋友,帶著明信片、伴手禮返家的父母嗎?
▲圖/翻攝遊戲畫面
《旅行青蛙》(日文原名「旅かえる」)由日本遊戲公司「Hit-Point」在去年11月24日首先釋出Android版的手機遊戲(同年12月6日釋出iOS版),雖然沒有中文版,但卻在短短幾個月內先席捲中國大陸再延燒到台灣。
《OpView Social Watch》觀察2017年11月24日至2018年2月20日熱門社群、討論區、部落格及新聞資料,回顧短短幾個月內,這隻不受控的小青蛙,如何從默默無名,一躍成人人引頸期盼歸家的「我家蛙蛙」。
從中國大陸與台灣兩大搜尋引擎「百度」、「Google台灣」關鍵字搜尋指數相比,中國早台灣約一個禮拜,於1/24達搜尋高峰,期間除了大眾社交分享外,品牌也大借旅蛙梗做宣傳,將旅蛙名氣大幅拉抬。
▲圖/OpView
隨著旅蛙在中國大陸App Store免費遊戲登上冠軍寶座,引發搜尋高峰後,在台灣知名度也陡然攀升。Google的《旅行青蛙》搜尋熱度與輿情走勢可看出大致相仿,高峰期落於1/31~2/2之間。
旅蛙遊戲上市前兩個月(11/24-1/24),台灣的討論仍偏低,主要集中在遊戲類社群的分享,名人與個人分享則較為零散,顯現此遊戲一開始並未引起太高的關注。
▲圖/OpView
自中國爆紅後(1/25~1/30),針對每日前10大頻道觀察,可發現遊戲專版的影響力逐漸削弱,由手遊愛好者逐漸轉為媒體與名人的分享串聯,特別是五月天阿信在1/27及1/28連發兩則貼文,吸引不少網友關注。除了演藝娛樂業,行銷業、插畫圈、醫學教育等領域的網路知名人士,也紛紛分享圖片或藉勢發表現象感想,媒體也抓準話題性不斷炒熱,促進更多人嘗鮮加入,讓小蛙魅力一路延燒至台灣。
▲圖/OpView
《旅行青蛙》被笑稱具有「佛性」、「放置性」,不按常理出牌的「玩家被動性」遊戲體驗,讓許多人有種「當父母」、「養孩子」的特殊感,形成與別款遊戲的最大差別。
▲圖/翻攝遊戲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