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智雄、李孟珊/台北報導
散戶們不陌生的力晶,在2012年下櫃,曾是台灣最大DRAM廠的力晶,近幾年鹹魚翻身,轉朝晶圓代工發展,年年繳出近百億元的獲利,也讓力晶在未上市盤的股價,來到23元。對照過去創辦人黃崇仁,曾以每股0.3元公開收購力晶股票,收購量估計上看44.3萬張,讓專家分析,操作手法高明,若是未來順利上市,黃崇仁身價將是翻倍再翻倍。
創辦人黃崇仁曾說:「我們歷史上,力晶從來沒有在三年連續賺超過一百億,這一次我們就要實現這個目標。」
曾是台灣最大DRAM廠力晶,雖然在2012年受到DRAM價格崩盤衝擊,在同年股票下櫃,但在創辦人黃崇仁主導下,轉朝晶圓代工發展,專注驅動IC等代工業務,近五年年年都獲利。
財經專家徐嶔煌說:「那EPS你看,在105年的時候大概是4塊多,那106年左右,從4塊多、2塊多到去年的3塊多,其實都表現很漂亮,營收也到了460億,那他銀行155億的債務也都還完了,所以你會發現就是說,力晶靠著這樣的轉身做晶圓代工讓自己越來越好。」
力晶2017年獲利表現亮眼,全年稅後純益80.8億元,年增約23%,統計近五年來,共獲利485億元,平均一年賺97億元。
繳出亮眼成績單,對照歷史跡象來看,透露出黃崇仁的操作端倪。力晶2012年下櫃後,黃崇仁以每股0.3元公開收購力晶股票,預計收購量從22.1萬張到44.3萬張,估算若完成最高收購量,需花費約1.32億元,但相比現在未上市盤的股價23元來看,黃崇仁大賺76倍。
專家稱讚手法高明、野心更大。徐嶔煌表示:「等淨值恢復到15塊、恢復到20塊以上的時候,我重新再掛牌上市的時候,這就真的是我的華麗轉身,因為我的股價有機會可以到50塊到60塊,那到那個時候呢,不管是黃崇仁身上所持股的市值,或是整個力晶股份的市值,到時候才會高、股價才會漂亮。」
據研調機構報告指出,力晶在2015到2017年全球純晶圓代工產值排行榜,分別是第5名、第6名和第7名,在台灣部分領先世界先進,僅次於台積電和聯電。
▲力晶在2015到2017年全球純晶圓代工產值排行榜僅次於台積電和聯電。
黃崇仁不僅率領力晶起死回生,手中也握有大量逢低買進的股票,現在就等最好時機重新上市,來個華麗轉身,延續九命怪貓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