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UZIK
在欣賞音樂表演,尤其是正式的嚴肅音樂演出時,「適當的拍手」是聽眾與演出者最關鍵的連結,也是臺下人最能主動參與節目的方式之一。
然而無論是臺上的表演者,或是臺下的聽眾,都難免會遇到為拍手而提心吊膽的時刻:臺上人當然希望能搏得滿堂彩(而非滿堂噓);臺下知曉門道的聽眾,一方面期待能在正確的時機獻上掌聲,一方面又跟表演者一樣,非常不想在「錯誤的時機」聽到像噪音一樣讓人討厭的拍手聲;在此同時,經驗較少或是對演出內容不甚清楚的聽眾們,心中也備感壓力,深怕一舉手就「逾矩」,成了「不懂鼓掌禮節」的土包子。
那麼一定要「很懂音樂」、對曲子很了解、做過一番功課,才能夠走進音樂廳嗎?有備而來固然值得鼓勵,但如果只以看電影或聽一般演唱會的心情來聽音樂會,是否就很可能會因為拍錯手而出糗呢?
其實沒有這麼恐怖,美國田納西州Chattanooga Symphony Orchestra 首席Holly Mulcahy寫了這麼一篇專文,與聽眾們分享她所歸納的、拍手最基本的一般常情,足供參考:
在音樂會開始前,聽眾通常會拍手兩次,第一次是首席入場時,為登臺準備的樂團鼓掌,掌聲在樂團開始調音時即可結束;第二次則是指揮進場。
在指揮行禮後,轉身面對樂團時,掌聲停下,音樂即將開始,此時您可能會翻著節目單,想要大致了解這次表演的安排,也在尋找「適當拍手時機」的線索,而常見的節目單大概會是這樣:
現代作曲家:《前衛的曲名》 現代知名作曲家:小提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中場休息
傳統知名作曲家:第八號交響曲 慢板—快板 行板 詼諧曲 急板
第一首作品是單樂章的,判斷此曲結束的方式大致有二:一是,若結尾強大、足以引起注意,那麼它自然而然就能「鼓動」聽眾想要拍起手來;二是,不妨注意一下臺上人的肢體語言,尤其是指揮的動作。遇到安靜收尾的曲子,若是看到指揮的手停在空中,好像把時間凝結了一樣,也能推斷出「曲子到此結束」的訊息,要是指揮把手放在一邊,就更加確定「完結」的意思了,有些聽眾注意到這樣的標誌,就會知道可以開始鼓掌。如果不是十分確定,保守的做法是「從眾」:等其他人動手再拍不遲。
第一曲奏畢,指揮會下臺,如果掌聲不歇,他可能會再次進來行禮致謝。之後他會再與獨奏者一起登臺、一起接受歡迎的掌聲,此時第二部作品即準備就緒、蓄勢待發了。
小提琴協奏曲有些什麼「陷阱」呢?有些曲子,像是柴科夫斯基的,第一樂章結束得相當華麗,讓人都忍不住想要跳起來拍手,如果真的有人拍了起來,也不算是什麼錯誤,畢竟釋放一下能量也不錯,有禮的獨奏家會微頷、帶笑致意,然後繼續準備進入第二樂章。要是音樂沒有勾起「想要拍手的念頭」,您則大可不必跟著一起鼓掌。也有很多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是在平靜中結束的,但如果遇到既不「興奮」也不「沉靜」的收尾,像是莫札特的作品那樣,有些人習慣在這種作品的樂章間拍手,不過人數可能不多,您可隨意選擇加入或不加入他們的行列,不用因為「只有20個人在拍,我到底該怎麼辦?」感到苦惱。 第二樂章結束時的狀況與上述第一樂章的情形相似,到第三樂章結束時,「態勢」就相對明朗許多,除了上面講過的東西,如果第三樂章是靜靜的淡出,就不用急著鼓掌,享受這段昇華的吉光片羽,等到臺上的人都顯示出放鬆的樣子、向聽眾示意已演奏完畢,再以掌聲回應他們吧。
接著指揮與獨奏家會雙雙下台,然後獨奏家會在持續的掌聲中回到臺上還禮,通常他退下後,還會在掌聲中與指揮再度登臺,邀全樂團對聽眾還禮致意,他們下臺、樂團開始退場時,掌聲才會停歇。
中場休息後,是一部多樂章的交響作品,其間道理與前述之協奏曲相同,當然其中也有些感染力特別強的曲子,甚而不待樂章結束,就時時在催動著聽眾的每寸神經、讓人禁不住想給予喝采,如果無法判斷,同樣可注意臺上,一般都會有某些端倪,除了肢體方面,樂團也會用眼神向聽眾傳遞:「可以拍手無妨」的訊息,當然,如前所提,從眾亦是安全選項之一。
除了這些,Holly Mulcahy也有想要與指揮、音樂會常客,還有生手聽眾述說的想法,我們將會持續與您分享。
想了解更多關於拍手的一切嗎? 歡迎參考:有樂出版《拍手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