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七星潭南段海岸垃圾場崩落恐危害海洋生態,市公所爭取經費整治,開挖後發現垃圾量太大,且塑膠袋居多,覆土量不足無法植草,已向環保署申請工程變更,審核通過後再恢復施工。
▲七星潭環保公園整治,垃圾量大工程難度高。(圖/中央社)
位處奇萊鼻燈塔旁、七星潭南段海岸早年為花蓮市公所管轄的垃圾掩埋場,1996年封場後植披改為環保公園,經長年海浪不斷侵蝕,垃圾陸續裸露。2005年、2009年及2012年水利署分別投擲上百消波塊護岸,仍不敵大自然力量,遭大海吞沒。
為解決海岸邊垃圾場崩落問題,花蓮市公所向環保署爭取「花蓮市垃圾衛生掩埋場邊坡整治工程」經費補助,獲核定新台幣1000萬元,這項工程在今年初施工,開挖後發現塑膠垃圾量太大,原有覆土量不足,目前暫時停工並透過縣府向環保署申請工程變更設計。花蓮市長魏嘉賢25日偕同建設課長徐國城等前往現勘。
魏嘉賢指出,花蓮市垃圾衛生掩埋場邊坡整治工程第一期從環保公園海岸線開挖,將土方及垃圾挖除後暫移置到現有垃圾掩埋場,開挖面積為3346平方公尺,初估移除一萬立方公尺的土石與垃圾。
原先設計是將垃圾山的高度降低,並向後退縮,原地做出斜坡並覆土再設置植生草袋,以生態工法來完成。施工進度到40%發現,埋藏在內層層疊疊的垃圾量多得無法計數,且以無法自然分解的塑膠袋居多,加上原有覆土量不足,無法植草,使得工程未能繼續。
魏嘉賢表示,海洋是花蓮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在環保公園一帶,夏天有颱風,冬天則是強勁的東北季風,經年累月,使海岸隨時面臨遭淘空危機的威脅,也影響到海洋生態。去年4月向環保署提出「花蓮市垃圾衛生掩埋場邊坡整治工程計畫」,爭取總計1億4050萬元工程經費,第一期工程獲核定1000萬元。
他說,原有計畫是整治復育七星潭風景區至垃圾掩埋場的海濱海岸線景觀工程,但補助經費不如原先預期,因此只能縮小範圍,先行挖除環保公園旁邊坡上的土方及垃圾。未來將會持續向環保署爭取,希望能逐年給予充足經費,以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