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個案,衛生局今天表示,個案是住在羅東鎮的57歲女性,7月3日出現發燒、嘔吐、頭痛、意識不清等症狀,7月14日檢驗確診,目前仍住加護病房治療。
衛生局指出,除已針對個案居住與活動地環境調查,並掛燈誘捕病媒蚊外,也加強對當地民眾衛教宣導及幼兒公費疫苗催種等防治工作。
衛生局表示,日本腦炎是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腦膜腦炎,受損部位包括腦、脊髓及腦膜,潛伏期介於5天至15天,日本腦炎在台灣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月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月、7月,以三斑家蚊和環紋家蚊為傳染媒介,不會人傳人。
▲三斑家蚊(資料照/新北市政府提供)
衛生局指出,流行期的傳染窩以豬、鳥為主,病毒在豬、鳥身上繁殖,再經由蚊子叮咬人體,感染者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嚴重者會出現頭痛、高燒、昏迷、痙攣等症狀,最後導致精神、神經性後遺症死亡,致死率約20%至30%。
衛生局表示,三斑家蚊與環紋家蚊多半在黃昏至黎明間於水田及豬舍附近出沒,民眾居家應安裝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使用蚊帳,平時則可做好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可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以降低感染風險。
此外,家中若有滿15個月以上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嬰幼兒,家長應儘速帶到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完成接種,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