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人/孫秀惠;文/尤子彥;研究員/吳怡寬;攝影/楊文財;編輯/王麗華;設計/Ivy
文/商業周刊
下一波服務業明星,換「他/牠」做!「他/牠」是直通國內250萬隻毛小孩飼主荷包的寵物新經濟。根據中華民國寵物食品及用品公會統計,這塊市場大餅估計達新台幣5百億元,並維持10%以上的年成長率,從全台由北到南動輒湧進10多萬參展人潮的寵物用品展,一場接著一場辦,更可見其市場火熱程度。
該公會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來,全台寵物展不管是場次或攤位數,都呈現爆發式成長,2017年起,更有包括展昭、上聯、博思達和揆眾等四大展覽公司,競逐此一商機。今年北中南合計多達14場寵物用品展輪流登場,總攤位數估計逼近5千個,較去年大幅成長近五成,以每場參觀人數10萬人起跳計算,保守估計,全年將超過兩百萬民眾進場參觀,堪稱是最能吸引全民參與的國內大型商展主題。
【延伸閱讀】全球寵物經濟規模6兆,美日中占逾半!
█美國:2.2兆(5年成長29%)
█中國:0.68兆(5年成長200%)
█日本:0.43兆(5年成長7%)
█其他國家:2.64兆
█台灣:5年成長67%
2013年:300億 → 2018年:500億
◎內需市場疲軟,寵物展卻逆勢增加!
(攤位總數)
2014年:1,749
2015年:2,328
2016年:3,213
2017年:3,399
2018年:5,000
(註:本圖數據為2018年預估值)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APPA、矢野經濟研究所、中華民國寵物食品及用品公會)
(整理:吳怡寬、尤子彥)
人類少子化,助長寵物商機
服務業細分,從讀心術到芳療都有
台灣的寵物展只是窺見這新經濟迸發的冰山一角。根據美國寵物用品協會(APPA)與台灣經濟部等單位的資料,美國人1年花在寵物的各項消費約7百億美元,全球寵物產業規模則估計高達2千億美元,也就是新台幣6兆元!
連續21年舉辦寵物展的展昭國際執行副總經理姚晤毅指出,從一年一場,到如今月月辦展,背後反映的是台灣步入少子化、高齡化生活形態,越來越多飼主把毛小孩當成家庭成員,正帶動寵物「全人化」新興服務業商機大爆發。
台灣寵物創業協會理事長張御丞指出,寵物市場值得關注的,不只寵物用品,更是各種創新的服務商機。
以寵物旅館為例,過去多為複合型寵物店附屬服務項目之一,但現在興起的則是專業寵物旅館,犬、貓分離住宿,毛小孩入住除不須關籠,怕牠孤單無聊還有玩具可玩,晚上睡覺則要蓋被子、開夜燈;且為讓主人放心,業者還提供二十四小時遠端監控,透過手機便能看到毛小孩的一舉一動,「擬人化、細分化、精緻化,是這波寵物新商機的特色。」張御丞歸納。
不只寵物旅館比照人類服務業,包括長照安養、安寧照護,到處理身後事的殯葬禮儀等,一系列的寵物終老服務需求,都是這2、3年冒出的新商機;還有業者提供比照人類幼稚園的狗狗日間照護,以及解讀寵物心語的寵物溝通師、寵物芳療按摩及寵物針灸等,各式的「全人化」服務。
【延伸閱讀】全人化服務!他享有的服務,牠都有
█教育
‧行為訓練:教寵物社會化行為,便於飼主帶寵物上班、旅遊或與他人社交
‧日間托育:比照人類幼稚園課程,提供寵物學習環境和遊戲空間
█健康
‧人寵溝通:透過與寵物對話、聊天,協助飼主解讀寵物的心理
‧營養諮詢:分析寵物飲食並提出調整建議,若有特殊疾病,則制定專屬飲食計畫
‧芳療按摩:透過精油與按摩,改善寵物消化系統,保養皮膚與關節,降低寵物壓力
‧減重運動:規畫游泳、散步等運動,以及餐飲控制課程,避免寵物過胖
‧針灸治療:幫助寵物進行和緩且較無副作用的疾病治療
█娛樂
‧代客遛狗:寵物保母到府服務,包括清理環境與陪伴
‧旅遊住宿:提供人寵共乘的鐵道車廂,及安排人寵共浴、共餐的飯店服務
█安老
‧長照安養:癱瘓或失智的高齡寵物,特別是中大型犬的晚年醫療與照護
‧安寧照護:針對疾病晚期寵物,提供安心陪伴及非侵入性的症狀緩解照護
‧殯葬禮儀:將寵物視為家庭成員,安排大體接送、禮儀師誦經、告別式等儀式
(整理:尤子彥)
毛小孩的擬人化商機,的確是「少子化」與「毛小孩化」槓桿的兩端越來越不平衡造成的,而且起落之大,早已超乎大家想像。
消費目的不只溫飽
飼主變父母,送毛孩上學、一起旅行
根據農委會動保處最新統計,2017年,全台犬貓飼養數首度超過250萬隻,較2015年增加10%,成長率遠高於每年不到1.5%的人口生育率。而日本寵物食品協會亦曾推估,2016年日本貓狗飼養總數達1972萬隻,首度超越未滿15歲兒童的總數。
也因此,這一波毛小孩新經濟,掏錢的金主,消費心理早已經從「飼主」變「父母」,所以他們關心的不再只是寵物有沒有吃飽而已,舉凡教育、遊樂、社交、食安,任何人類小孩得到關注的層面,毛小孩也同樣得到關注。
反應快的企業,已經開始照顧員工跟毛小孩之間的感情連結。例如越來越多日本企業把員工的寵物當家人看待,舉凡寵物生日、生病都可請有薪假,甚至還有免費獸醫問診。2017年,日本衛生用品大廠嬌聯開始實施「寵物喪假制度」,員工若是寵物過世,可請一天有薪喪假,與親屬逝世時的喪假制度相比,相當於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待遇。
3年前成立全台第一家寵物幼稚園的「BiBiQ狗狗幼兒園」園長李姝姮認為,隨著人寵關係越趨緊密,所衍生的商機充滿想像,擬人化的服務和商業模式,是各行各業都可以思考的分眾新商機。在日本,以旅遊業為例,就有鐵道公司發展出套裝寵物旅行方案,更有溫泉飯店提供人寵共浴,以及共餐時寵物專用座椅等友善服務,讓飼主可以便利的帶著毛小孩出門旅遊。
看好寵物生活服務,今年初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則宣布斥資約新台幣87億元,投資推出代客遛狗App服務的美國寵物新創公司Wag!。可以說,這些都是把毛小孩當VIP顧客思考的產品。
寵物高齡化,催生高端醫療
依貓犬、器官分科,還導入人用儀器
另外,根據經濟部的大數據統計,台灣寵物市場服務產業網路聲量排行中,寵物醫療名列第一,將寵物高度「伴侶化」,視毛小孩為家庭成員,帶來國內寵物醫療市場的改變,出現各種細分的醫療服務,重視看診過程的專業性,滿足飼主寵愛毛小孩的心理需求。
2年前,國內首批取得國際貓科醫學會(ISFM)「友善貓診所」認證的嘉慶動物醫院院長黃泓康表示,用人類的醫療服務形容,過去所有動物醫院幾乎都是家醫科,從犬到貓各種小動物的疾病都看,但隨著寵物高齡化,特殊病變增加,近2、3年來,越來越多開設在都會區的動物醫院,開始走向分診化、分科化,除區分為犬專科、貓專科醫院,更陸續有心臟科、牙科、眼科、骨科、皮膚科以及免疫失調等,各種寵物專科醫院提供多元的醫療選擇。
黃泓康指出,例如設立犬貓專科診所,是由於貓咪天性敏感,對陌生環境易產生緊張感,到一般動物醫院就醫,若有家犬等其他動物,貓咪很容易因為環境壓力產生緊迫反應,導致腎上腺皮質素濃度上升,引發相關病變。
當醫院能夠讓毛小孩情緒穩定,毛爸媽能夠放心,自然也容易吸引顧客上門。這些服務都跟某些兒童專科醫院的功能相同。
然而,高品質醫療服務也意味高價位,一般寵物就醫,光是進行例行血液檢查,就動輒數千元,遠高於享有健保的人們看診費用,是含金量極高的醫療需求。美國商務服務局調查統計,2016年,全球寵物醫療照護消費金額逾一百127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將上看17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200百億元),因此,相關寵物高階醫療商機,也成為國內多家大型企業集團,最新鎖定的投資標的。
今年初,仁寶集團旗下轉投資的宇核生醫,即斥資兩億元成立動物「高階影像診斷中心」,導入比照人醫規格的磁振造影(MRI)、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提供全台上千家動物醫院進行轉診的影像診斷服務,並著手進行寵物的細胞免疫療法研究。7月初,老字號的本土藥廠杏輝,旗下投資的杏國新藥,則首度跨入寵物醫療健檢商機,代理英國手持式眼底攝影儀器,鎖定國內上千家獸醫院的寵物視網膜病變,與早期糖尿病檢測商機。此外,宏碁前財務長胡冠珍,去年則是集資成立益寵生醫,推出全球第一台小動物專用的腹膜透析儀,進軍全球寵物洗腎醫療設備的藍海市場。
下個金礦:老後長照
「毛老孩」住安養院,週末回家團圓
由於生活形態相近,台灣的服務業需求與日本類似,只是晚約5到10年,借鏡日本服務業經驗,可以發現,寵物平均壽命大幅增加,和人類一樣面臨高齡化,長照需求也是一波商機所在。
根據日本小動物協會統計,1990年家犬、家貓平均壽命分別為8.6歲和5.1歲,但到了2017年,以家犬來說,平均壽命已增加到14.19歲,老化的寵物相關醫療費用支出也隨之增加。日本寵物協會便曾統計,2017年日本家犬飼主,每戶花在獸醫的費用,比起2010年平均增加逾兩成,也因為醫療費用高漲,帶動購買寵物醫療保險的飼主比率不斷增加。
在台灣,2014年台北市動保處公布的10大犬貓死因中,癌症、腎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居前3名,「這些疾病大量增加,即充分說明,台灣寵物早已進入高齡化、甚至超高齡化!」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助理教授林莉萱說,超過15歲家犬,或超過20歲家貓(換算人類年齡已稱得上是百歲人瑞),這類高齡的小動物病患,如今在國內動物醫院診間,已經非常普遍。
曾陪同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往日本考察寵物長照安養機構的諾亞方舟動物同樂協會理事長戈家黎說,因為寵物活得越來越久,在日本,許多銀髮族飼主擔心有一天自己生病住院,無法照顧寵物,因此,發展出高齡寵物長照中心。除有獸醫師駐診,還為高齡寵物提供心理治療與復健泳池,雖每月須支付約新台幣4萬元,卻解決許多銀髮族心中顧慮。因而,在日本,每到週末假日,常可看到兒子先前往安養中心把老爸爸接出來,再去寵物安養院接「毛老孩」,一家人團圓歡度週末,天黑之後,兒子再把毛老孩和老爸爸,送回各自的安養院。
從日本看台灣,可以想像寵物高齡醫療與照護,未來將跟著人的高齡化醫療與照護同步高成長。
當家中寵物的成長數量繼續高於人的生育率,當每個毛小孩都成為爸媽心中的至寶,下一階段的寵物產業甚至不能再叫寵物業,而將變成「毛小孩服務業」。掌握這當中「擬人」的心理需求,才能抓到這全球六兆的大商機。
※更多報導,詳見《商業周刊》1604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