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心孩童「電子藥物」成癮?醫:網路遊戲時間長短非關鍵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玩網路遊戲是一項無害的嗜好,不過若是因為這項「電子藥物」影響生活就不好了,對此,醫師提醒,留心網路遊戲是否會帶來成癮問題,玩遊戲的時間長短固然須重視,但更重要的是注意是否會因此無法自拔而忽略工作、學業等。

▲(示意圖/資料照)

2018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佈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到底玩網路遊戲何時才算成癮?董氏基金會分享來自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的報告提出,網路遊戲這樣的「電子藥物」逐漸破壞了使用者的工作和個人生活,讓他們渴望更多,並且,在缺乏時還會出現戒斷症狀。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說明,遊戲成癮患者通常從遊戲中得到大量的回饋(如快樂、刺激感),這些不斷、直接且強烈的回饋,則會讓患者持續想玩,如此惡性循環,當想玩的念頭失去控制,就成了行為成癮。因此她強調玩遊戲的時間長短固然須重視,但更重要的是注意當事人是否因此忽略本身覺得重要的事,如工作、學業等,而無法自拔,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

網路遊戲成癮會因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研究考量有所差異,這易造成在定義上有些分歧,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例如電競產業發達的韓國,選手每天練習的時間可能就超過標準。

葉雅馨也強調,對於成癮症狀,也應考慮與憂鬱、焦慮、過動等症狀的因果或重疊,例如憂鬱症患者可能會困在自己的世界(持續進行遊戲)中,不想與外界有所聯絡,那都是需要注意的。

葉雅馨說,「專注或過度使用並不一定會有問題,『過度使用』也不一定不好。」,建議家長將重點放在是否影響日常作息或角色功能的行使(如翹課、不再參加如常的聚會);以及長時間在網路遊戲上所帶來的影響,如久坐造成的痠痛或是缺乏運動,精神不集中、缺乏睡眠、甚或是因為忘了吃飯、或是不良的進食習慣造成的體重上升或下降,就是表示太過了,這些狀況出現時,就需要正視,父母可以透過經驗分享與共同訂定規則的方式,向孩子表明,是為了協助他們調整作息、網路使用,而不僅是單純的碎碎念或是限制,相信效果會來得更好。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NCC、考試院、大法官人事任命權卡立院 韓國瑜召集黨團協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