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我曾經在某國立大學演講時,問過台下多數為大三、大四的學生,一個月生活消能控制在1萬元以下者舉手?現竟無一人。1.5萬元以內呢?開始有兩、三個人舉手。2萬元以內呢?舉手的人數又多了一些。換言之,多數大學生的月消費竟然在2萬元以上!以目前職場新鮮人起薪均值行情僅約在2.6萬元來看,存錢能力當然非常有限。
儲蓄的習慣可從小養成
再看另外一個例子。在某一個社區教育的場合,當我把前述案例跟一堆家長分享,並希望家長能從教養源頭就導正小孩的消費習慣時,一位媽媽主動舉手告訴我,她有兩個孩子,都是大學剛畢業,兩人就學時的月支出都能控制在1萬元以內,甚至壓低到8,000元以內。也因此,兩個孩子都有儲蓄的好習慣,搭配就學時的工讀所得,每月可以儲蓄5,000元,一年可存6萬。
四年下來,畢業時兩個孩子的存款簿裡都有20萬元以上。
同樣是台灣年輕人,為何消費習慣可以有這麼大的差別呢?我認為,關鍵的問題還是出在家長的教養觀念上。
我個人不是很喜歡直接指責年輕人愛花錢,因為「愛花錢」是一個很主觀的字眼。每月要花多少錢以上才叫「亂花錢」?多少錢以內才叫「不愛亂花錢」呢?其實並無客觀的數字來做分野。
就理財的角度來說,一個人能否量入為出、維持收支平衡,才是客觀的準據。一個月收入10萬元的人,每月支出能控制在5萬元以內,絕對是消費很有節制的人;但一個月收入4萬元的人,每月支出卻達5萬元,就絕對是亂花錢。
如果收支能否平衡是衡量理財能力的客觀準據,則富裕的上一代在孩子就讀大學時,就養成每月近3萬元(相當於畢業後就業的月收入)的生活支出習慣,不就等於嚴重戕害孩子將來的理財收支平衡能力嗎?
教孩子學會平衡收支
當孩子的胃口被養大,而就業市場的收入水平卻未必能跟上,就只會導致下列兩種現象。
一、月光族:工作收入與學生時期的生活支出水平相同,當然每月所得花光光
二、靠爸族:工作收入無法跟上每月支出,只好伸手繼續向父母要零用金,或者寄宿於父母家中。
但我很少在台灣見到有類似文章中所提到的媽媽,願意鼓勵孩子節制支出,甚至透過工讀來培養儲蓄所得的能力。
我一直認為理財不是一種讀了什麼書,或上了什麼專業訓練,就能夠把錢打理得順順當當,甚至生財有道的學問。理財是一門生活學,是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甚至鐵了心,衡酌社會環境變化,懂得在冬天把小孩揪出溫暖的被窩,及早在雪地中養成抗寒的體力。
所以我認為不是年輕人愛花錢、不愛存錢,而是家長給的棉被太溫暖了,而整個經濟社會又不斷走向冰河時期,只好讓年輕人背上「月光族」的罪名,且成了揮之不去的原罪。
※本文內容授權自《地球人抱抱---外星來的財富祕密》,作者 王志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