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親兩黨均拒絕投票!大法官提名爭議點為何?

記者陳冠穎/台北報導

立法院臨時會27日順利通過新任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全院委員會審查被提名者楊惠欽、蔡宗珍、謝銘洋、呂太郎等四人均獲得過半同意。蔡英文所提名之大法官也由7名增至11名,15名中就佔了超過三分之二,此被質疑跨越釋憲和宣告政黨違憲解散的門檻。

不過,大法官任命和監委一樣,總統提名後經立院行使同意權,屬於政治任命,有高度政治性。此外,釋憲案攸關國家方向,因此大法官釋憲非常重要。比如台灣的同婚釋憲案,大法官做出第七四八號解釋,雖無論藍綠立委都受社會壓力,造成許多對立和爭吵,但最終仍舊立院三讀,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婚的國家,進步價值備受國際肯定。

▲台灣通過同婚專法。(圖/資料照)

國民黨立委今在議場門口抗議,舉著標語大吼「拒絕投票、司法新東廠、綠化大法官、大法官全家都是小英家、拒絕背書」等標語,表示拒絕投票。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抗議,大法官意識形態濃厚,無法作為憲法最後一道防線。

▲國民黨立委抗議大法官提名。(圖/國民黨團提供)

國民黨副書記長陳宜民表示,大法官總共有15人,蔡英文所提名之大法官也由7名激增至11名,15名中就佔了超過三分之二,跨越釋憲和宣告政黨違憲解散的門檻。

陳宜民表示,蔡總統應該有所節制。他指出,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他任期提名的大法官也是胎死腹中, 因此他認為,蔡英文不應該在任期不到一年的狀況下,再次提名四位大法官,讓位他拼命的人數超過三分之二,陳宜民說,蔡總統,應該有所節制,不應該再提名大法官,這樣非常不恰當。

不僅國民黨拒投票,親民黨團也發聲明表示,此次臨時會處理四位大法官被提名人行使同意權,本就倉促。而經過三天包括公聽會、審查會的過程,四位大法官不論在面對社會監督團體的提問,或是立法委員的質疑,不是解釋不清就是閃避不答,更凸顯倉促行使同意權的弊病。因此,黨團最後決議,以不出席投票作為對此次行使同意權案的不認同。

關於大法官提名人選。今年59歲的楊惠欽是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院長,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司法官訓練所司法官班第23期結業,擅長行政法及財經法類,長期辦理行政訴訟及租稅審判業務。她從1991年擔任高雄地方法院法官起,至今擔任法官長達27年,過去曾擔任位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法官兼庭長、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法官、最高行政法院法官等。

▲立法院今進行大法官提名人投票。(圖/記者陳冠穎攝影)

不過,在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質詢時指出,楊惠欽號稱專精稅法,黃問何謂釋字三一八,楊隨即低頭查閱。黃質問,為何釋字318號解釋和696號已明確指出,針對大法官解釋認定如果夫妻申報財產所得稅高於分別申報所得稅,即判違憲,為何楊在高雄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仍無跟進,只用行政函釋的方式,讓人民給付更高的稅,漠視大法官的解釋。

考試院考選部部長、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蔡宗珍今年53歲,專長憲法及行政法類,研究並講授《憲法》、《行政法》超過20年,有專門著作。蔡宗珍多年來擔任行政院及多部會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或法規委員會委員,曾擔任過台大法律院教授、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經濟部法規委員會委員等。

而蔡宗珍曾在5年前受訪時表示,服貿協議因程序不正義具備賣台隱憂,因此讓她獲得「反服貿大將」稱號,國民黨立委林奕華25日質詢蔡宗珍批其是因性別和政治正確才被提名。對此,蔡不滿的駁斥稱「我完全不同意!我的憲法沒有顏色」,她解釋,當年反服貿的發言強調的是程序正義,有完整的敘述脈絡。

謝銘洋今年61歲,過去曾擔任律師、台大法學院院長、台灣法學會理事長及台灣智慧財產法學會理事長等,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從1998年擔任台大教授迄今20年。專長著重財經法及民事法類,他在大學主要講授《民法》、《著作權法》、《智慧財產權法》及人工智慧與法律等課程,主要研究重點包含《專利法》、《商標法》、《公平交易法》、《營業秘密法》等。

謝銘洋於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批評台大「沒有把馬英九教好」,引發關注。國民黨立委於質詢時猛攻此話題,並質問是否台大是否有把陳水扁教好。對此,謝銘洋表示自己基於是保護學生的立場,並認為任何人批評國家元首在民主國家都是正常。

呂太郎今年60歲,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法學碩士。他從1992年擔任彰化地方法院法官至今,實任法官達16年。專長民事法類,歷任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法官,辦理民事訴訟審判業務,兼任司法行政職務,推動法官人事制度改革及2016年司改後續研修工作。

呂太郎曾擔任過司法院人事處處長、南投地方法院院長、台灣高等法院法院兼庭長、法官學院院長、東吳大學、東海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呂太郎為此次提名案中爭議相對較小的一位。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