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感冒!颱風淹水後最易感染的致命病 人畜共通要當心!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已於高雄楠梓出海,但環流仍會對台灣造成嚴重影響。颱風接二連三的到來,預防登革熱讓民眾心驚膽顫,政府嚴正以待。然而,還有一種颱風過後可能引發的傳染病比登革熱更可怕,不僅容易被誤診為感冒,更可能致命,就是「鉤端螺旋體病」。

▲颱風過後可能引發的傳染病比登革熱更可怕,不僅容易被誤診為感冒,更可能致命,就是「鉤端螺旋體病」。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感染管制室主任張科就提醒,2009年莫拉克颱風過後,屏東縣萬丹鄉、新園鄉就曾發生「鉤端螺旋體群聚事件」,據疾管署統計,累計病患共114例,更導致1人死亡。調查人員推測,患者可能是在淹水後、清理家園時,身體暴露在受汙染的水、土壤中而受到感染。

▲這是人畜共通疾病,傳染方式則是透過接觸、食用被感染動物的尿液、組織所汙染的水、土壤、食物。

張科在「高醫醫訊」中撰文說明,「鉤端螺旋體病」是由「鉤端螺旋菌」所引起,這是人畜共通疾病,在所有哺乳類動物像是:鼠類、狗、牛、豬等動物的尿液中,都有可能發現。傳染方式則是透過接觸、食用被感染動物的尿液、組織所汙染的水、土壤、食物。

◆容易受感染狀況

●特定職業:農夫、衛生下水道工程人員與維修人員、獸醫、畜牧業者、漁民及軍隊等職業的人較易感染。

●戶外活動:游泳、戲水、野營時,經由皮膚傷口、口咽黏膜、眼結膜、鼻腔、生殖道的傷口,造成感染。

●水源:會爆發流行,主要是因為人們接觸到,已感染動物污染的水源,因此經常在污染區從事野外活動的人要特別小心。

●洪水氾濫後恐會爆發性流行。

▲張科醫師提醒,鉤端螺旋體病的症狀,「小孩也可能比大人容易出現無症狀腦膜炎」。

◆「鉤端螺旋體病」症狀

張科醫師提醒,「雖然此病有潛在致命風險,但大多數臨床症狀相當輕微,潛伏期為1到2週,有時可長達30天」。經由身體檢查,會發現發燒、眼結膜充血、咽喉炎、肌肉酸痛、 淋巴結腫脹、紅疹、頭痛、噁心、頸部僵硬、肝脾腫大等症狀。

張醫師表示,「大部份感染者,多無症狀或症狀輕微且未就醫」,他舉出常見症狀的例子,像是:發燒、畏寒、頭痛、噁心、嘔吐、腹痛、眼結膜充血、肌肉酸痛、畏光,「常被誤為感冒」。並提醒,「小孩也可能比大人容易出現無症狀腦膜炎」。

張醫師說明,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有兩種分法:

1、輕症與重症

●輕症:7到10天會自行緩解,死亡率低

●重症(特稱:Weil's syndrome 威爾氏症):情惡化快速,死亡率約1到50%,診斷須送檢體至疾管署檢驗,約需1—2週以上。

特徵:出血、黃膽、急性腎衰竭三大特徵。出血包含肺、腸、泌尿、皮膚出血,黃膽約佔所有感染者的5-10%。

高死亡率因素:年紀大於40歲;是否影響到意識;出現急性腎衰竭、低血壓、心律不整等有關。

2、有無黃疸型、肝腎衰竭型、腦膜炎型。

▲圖為張科醫師。他建議臨床醫師,在颱風過後,10至14天內,病患出現發燒、意識障礙、黃疸或急性腎衰竭又找不出致病原因時,應將此病列入鑑別診斷。(圖/翻攝自高醫醫訊網站)

◆如何預防鉤端螺旋體病?

張科醫師建議民眾,高風險工作者應戴護目鏡、穿長靴、穿戴其他設備,以避免接觸受感染的動物尿液、組織、土壤、水。一般民眾則可藉由「滅鼠」來保持居家整潔。民眾若暴露在污染物後的30天內,出現發燒、肌肉痠痛或頭痛等疑似被鉤端螺旋體感染症狀,建議盡速就醫。張科醫師也建議臨床醫師,在颱風過後,10至14天內,病患出現發燒、意識障礙、黃疸或急性腎衰竭又找不出致病原因時,應將此病列入鑑別診斷。(許書萓報導)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