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白晝之夜在大直、內湖一帶登場,而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剛好以美堤河濱公園、上塔悠公園為主,透過公共藝術作品,要帶領民眾重探台北市地貌。
▲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邁入第5年,以「憶河踏悠,再見塔塔悠」為主題,邀請民眾重探看不見的台北。圖為藝術家邱承宏的「植栽」。(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台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今年邁入第5屆,主題為「憶河踏悠,再見塔塔悠」,將回憶透過藝術創作手法,重探基隆河於大直、內湖地區歷經曲流水患、河道截彎取直後產業轉移、都市新興等地景變遷樣貌。
文化局文化資源科長邱稚亘說,即日起至27日有一連串的活動,包括1場踩街、3場工作坊、8場藝術導覽、3場人文地景講座,邀請民眾在堤外綠地散步、騎單車,觀賞藝術作品,重探看不見的台北。
3件地景藝術作品分別為藝術家陳禹霖的「EVER」、陳禹廷另一作品「飄盪種籽」以及藝術家邱承宏的「植栽」。
「EVER」白天時在陽光照射下展現穿梭水道情景,夜間則閃爍斑斕光芒;「飄盪種籽」為40座複合媒材蒲公英造型的組件作品,夜間同樣會發光,作品綿延出數大壯麗美感;「植栽」以當時重要護堤植物風箱樹為創作主題,將往日地景化為時光窗景。
▲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邁入第5年,展出藝術家陳禹霖的EVER等地景藝術作品。(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邁入第5年,主題為「憶河踏悠,再見塔塔悠」,要帶領民眾重探台北市地貌。圖為藝術家陳禹廷的作品「飄盪種籽」。(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