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次長劉孟奇今天表示,各界對教育政策的攻擊非常多,但應注重客觀證據。舉例來說,很多人認為個人申請管道對偏鄉學生不利,實際研究並非如此。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5日在台北舉辦「2019教育政策研討會」,上百名學者出席。(圖/中央社)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舉辦「2019教育政策研討會」,上百名學者出席,包括前教育部長郭為藩、黃榮村、吳清基等人,也都應邀擔任論壇主持人或發表專題演講。
劉孟奇致詞時強調,教育政策的討論應本於客觀證據。他舉個人申請管道為例,許多人批評對偏鄉學生不利,但各大學的研究統計,包括他曾擔任教務長的中山大學,都發現相比於考試入學,個人申請反而更容易收到弱勢生。
劉孟奇指出,弱勢生通常較容易在申請的第一階段(以學測成績篩選)被篩掉,但只要過了這道關卡,到了第二階段(面試、書面審查等),弱勢生的機會反而更為提高。
另一個例子,劉孟奇舉出自己擔任大考中心主任時推動的長文閱讀題,也有人警告一旦真的考了「偏鄉會非常慘烈」。但實際分析卻發現,不分程度學生在長文閱讀題的答對率都提升約10%,對偏鄉生不利的反而是短的、精熟型的題目。
「做政務次長就是挨罵的,但在很多攻擊中,要看出哪些是客觀的證據。」劉孟奇也澄清,並非現在制度盡善盡美,即便是普遍獲得推崇的芬蘭教育,其國內也經常出現改進、批評的聲音。他認為,一個國家如果對自己的教育陷於自滿,就會在世界競爭中停滯或落後,但也要根據實證、看出問題提出檢討。
黃昆輝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台灣教育面對的問題包括社會階層再製、教育品質平庸、人才培育失衡、AI(人工智慧)的衝擊等,並非沒有解決良策,只看用不用心、堅不堅持。
黃昆輝認為教育政策應不斷檢討,但應漸進的改革,而不是一次性天翻地覆的革命。他說:「歷史對懶惰的人是不會仁慈的。」他提到最近發生的南方澳跨港大橋坍塌事件,推究發生原因就是「拖的心態」,沒有勇敢面對橋梁老舊檢修的問題,「就這樣擺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