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宏治(新新聞)
經濟部長鄧振中訪美爭取台灣加入TPP,帶去了開放六項牛雜的禮物。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管碧玲等人在立法院大聲抨擊;相對的,民進黨中央對此審慎低調多了。
鄧振中赴美爭取TPP,不能只視為幫馬英九最後任期內爭取政績,而是反映出台灣的「被邊緣化焦慮」。
「今年上半年,台灣的壓力會變大。」談到台灣加入TPP時,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洪財隆指出。他分析說,美日TPP談判已接近完成,而這兩個國家的雙邊貿易量占TPP第一輪十二國中最大。若雙方談好,TPP第一輪談判可能在今夏完成,接下來就看台灣能否進入第二輪談判。
在美日談判中,美國並沒有逼迫日本大幅讓步,也說明了美國急於讓TPP成局的心態。美國國會極可能在三月再度通過《貿易促進授權》(TPA),讓總統歐巴馬在對外進行經貿談判時有更大權力,美國也會趁著TPP第一輪成功後,打鐵趁熱進行第二輪談判,以利其「亞洲再平衡」布局。在這種背景下,台灣爭取加入第二輪談判的壓力也就增加了。
洪財隆認為,美國不一定把美牛和TPP掛鉤,但「來自台灣重要貿易夥伴的貿易關切,這是國際慣例,任何執政黨都會面臨。」怎麼處理美國牛雜進口,也應該依國際規範評估處理。
相較於兩岸ECFA後續協議,加入TPP對台灣的政治風險較低,因此民進黨一直樂觀其成,也認為民間對加入TPP的共識會高於兩岸服貿。
一位不具名的學者則指出,台灣脫離國際社會久了,對國際貿易規範也較生疏,因此國會議員或民間會對美牛議題有較強烈反應。
不論對朝野而言,怎麼說服激烈的民意接受「國際規範」都是一大考驗。畢竟國內民意才能反映選票,而之前國、民兩黨也都在貿易開放議題上被民意打過巴掌。(更多相關資訊,詳見1459期新新聞,或新新聞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