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中國產品傾銷 莫迪宣布不參加RCEP

在國內反對壓力及與其他國家無法就印度所關切的問題達成共識下,印度總理莫迪昨晚在曼谷宣布,不參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在國內反對壓力及與其他國家無法就印度所關切的問題達成共識下,印度總理莫迪昨晚在曼谷宣布,不參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圖/中央社資料照)

根據印度新德里電視台(NDTV)等媒體引述官方消息說,莫迪(Narendra Modi)告訴參與RCEP談判的其他15位國家領袖,RCEP當前的形式並未反映RCEP的基本精神和所商定的指導原則,也無法令人滿意地解決印度懸為未決的問題與關切。

莫迪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印度不可能加入RCEP。

莫迪補充說,「當我根據所有印度人的利益衡量RCEP時,我沒有獲得正面的答案。因此,無論是聖雄甘地的護身符(Talisman of Gandhiji)或者我自己的良心,都不允許我(同意)加入RCEP。」

印度一旦加入RCEP後將開放市場,包括農民、乳業及中小企業主都擔心將遭RCEP其他會員國,尤其是中國的產品傾銷,不斷要求印度政府不要簽署RCEP,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最近也號召民眾反對印度加入RCEP,讓執政黨承受很大壓力。

因此,印度政府在RCEP談判的最後關頭提出包括設立機制讓簽署RCEP的會員國可在遇到其他會員國傾銷產品時,自動啟動貿易防衛措施等要求,但最終印度與中國等國家在印度關切的問題上無法達成共識。

印度本土製造的民生用品、手機等商品已被中國商品取代,去年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近600億美元。

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謝鋼(Srikanth Kondapalli)指出,過去10年中印雙邊貿易,中國從印度獲利,有逾75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但中國不但未對印度開放市場,2014年起承諾對印度的520億美元投資也都停留在紙上。

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引述未具名的印度談判代表說,RCEP貿易方案中所提供的條款未能解決印度的擔憂,且某些內容可能會影響印度政府的經濟政策。

這名印度談判代表舉例,如RCEP可能迫使印度政府把手機在內的幾種商品進口稅降低到2014年的水準,從而影響「來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如果印度政府同意降低關稅,將蒙受大約5000億到6000億盧比(約新台幣2151億至2581億元)的損失。

印度談判代表強調,在RCEP談判的7年中間,包括全球經濟和貿易在內的許多事情已經改變,參與RCEP談判的人不能忽略這些變化,當前RCEP的形式已不能反映RCEP的基本精神和商定好的指導原則。

儘管印度宣布不加入RCEP,但參與的16國領袖發表聯合聲明說,除印度以外的其他國家已就所有事項(如原產地規則、市場准入)完成了基於文本的談判,將繼續進行「法律梳理」(legal scrubbing),以便在2020年簽署RCEP。

聯合聲明也說,所有參與國將共同努力,以相互滿意的方式解決印度「重大而未解決的問題」,而印度的最終決定將取決於對這些問題有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

參與RCEP談判的有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和印度等16國,從2011年11月起發起並展開談判迄今;參與國一旦簽署RCEP,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涵蓋世界上半數的人口及近40%的全球商業總量,占全球生產總額(GDP)的35%。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