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冒皮膚副作用 研究:存活期增2倍

接受癌症免疫治療若出現惱人副作用千萬別喪志,台美攜手研究發現,接受免疫治療若出現皮膚副作用,可能是藥物有效的表現,平均存活期比沒有此副作用者高出2.1倍。

免疫治療冒皮膚副作用 研究:存活期增2.1倍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吳吉妮(圖)與美國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攜手研究發現,若癌症患者接受免疫治療出現皮膚副作用,可能是藥物有效的表現,平均存活期比沒有此副作用者高出2.1倍。中央社記者張茗喧攝 108年11月12日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吳吉妮(圖)與美國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攜手研究發現,若癌症患者接受免疫治療出現皮膚副作用,可能是藥物有效的表現,平均存活期比沒有此副作用者高出2.1倍。(圖/中央社)

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日前和美國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進行跨國合作,針對1983名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簡稱免疫治療、免疫療法)的癌症病患進行研究,今天舉辦記者會分享這項研究成果。

參與研究的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醫師吳吉妮表示,免疫治療是目前癌症治療的趨勢,約有2至3成癌友病情因此獲得控制,療效還可望持續好一段時間,但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時也可能產生副作用,影響皮膚、肝臟、腎臟或內分泌系統等全身各部位,令患者苦不堪言,甚至拒絕治療。

在癌症免疫治療的眾多副作用當中,皮膚副作用是最常見的一種。吳吉妮說,約有3成患者用藥後會出現皮膚副作用,包括全身搔癢、斑丘疹、白斑等,可能癢到無法睡覺,嚴重影響生活,也有少數出現嚴重副作用「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致死的個案。

然而,最新研究顯示,接受免疫治療後出現皮膚副作用,或許是件值得開心的事。

長庚醫院、美國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針對1983名接受免疫制劑治療的癌症病患進行研究,患者人種涵蓋白人、亞洲人、非裔美國人等,平均年齡64歲,罹患的癌別以惡性黑色素細胞癌、泌尿道癌、肺癌居多。

研究發現,出現皮膚副作用的285名患者平均存活期長達62個月,其餘患者僅20個月 ;換句話說,發生皮膚副作用的癌症患者存活期明顯延長了42個月、約2.1倍,代表出現皮膚副作用的患者可能有較好的免疫治療效果。

研究也顯示,即便進一步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控制治療這些皮膚副作用,也不影響癌症療效。

這項研究成果已於10月發表在頂尖癌症領域期刊「美國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

令人好奇的是,出現皮膚副作用究竟和癌症治療效果有什麼關係。吳吉妮解釋,當免疫治療發揮功能時,會啟動病患體內的免疫T細胞開始攻擊癌細胞,但也可能傷及部份正常細胞,因而引發副作用,不同的免疫治療也可能導致不同皮膚副作用。

這項結果也可望安慰接受免疫治療出現皮膚副作用的患者,不要因一時不適而喪志,只要經適當治療,都能在1、2個月內改善副作用。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與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表示,有別一般藥物副作用可能在用藥後的1週到1個月後發生,癌症免疫治療的皮膚副作用可能延遲至用藥後的2、3個月後才出現,呼籲患者不可因為用藥時間久而輕忽。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