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資費門檻低,但取消了吃到飽,韓國透過5G手機補貼成功吸引用戶,台灣5G將在明年上路,要在4G低價競爭與吃到飽常態中,讓消費者「無痛」升級,恐會讓電信業者「很痛」。
5G第一波釋照競標將從今年12月10日展開,預計明年1月完成釋照,5大電信業者力拚明年第3季5G商轉,消費者最快可在明年7月使用5G服務。
第5代行動通訊技術(5G)擁有高頻寬、低延遲、大連結等特性,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IMT-2020規範,5G峰值理論速率下載速度為20Gbps,上傳速度為10Gbps,在理想環境中,理論上會比4G網速提高20倍左右。
5G不只速度更快,還能衍生多元化服務,各界都相當關注未來該怎麼收費?就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都在電信業者5G資格審查中,主動關心未來5G定價方向。
▲台灣5G將在明年上路,要在4G低價競爭與吃到飽常態中,讓消費者「無痛」升級,恐會讓電信業者「很痛」。(圖/中央社/中新社提供)
借鑑他山之石,中國大陸已上路5G服務,電信3巨頭的5G行動通話資費方案,依照不同網速、流量提供多種套餐選擇,每月最低人民幣128元(約新台幣555元)起跳,最高資費達人民幣598元(約新台幣2596元),且首度採取按上網速度定價的方式,也沒有「吃到飽」套餐。
例如,中國移動最低的128元套餐就可享用500Mbps網速,流量30GB;最貴的598元套餐,流量有300GB,可享1Gbps的極速。中國聯通人民幣199元及以下價格的5G套餐,上網速度限制在500Mbps;299元及以上5G套餐速度可達1Gbps。
目前中國5G套餐的預約量已超過1000萬人,北京和上海是中國目前5G訊號覆蓋最多的城市,廣州、杭州等城市也實現了5G網路連片覆蓋。預計今年年底,大陸開通5G基地台將超過13萬個。
韓國早在今年4月5G開台,三星中國研究院院長張代君表示,7個月時間內韓國已有400萬5G用戶,「5G用戶成長速度是4G的2.5倍」;他認為主要原因有3個,第一,南韓5G覆蓋率達85個城市;第二,有比4G更有吸引力的資費、數據使用無限制;第三,5G手機的補貼吸引了更多早期用戶。
台灣三星電子行動與資訊事業部副總經理陳啟蒙表示,消費者最在意5G的「品質、覆蓋」與「價格」,還有與「4G服務的差異性」,南韓系統商的5G升級方案盡量讓消費者「無痛」,例如分期付費拉長、優惠舊換新,讓消費者認為買5G手機更划算,也刺激平均用戶貢獻金額(ARPU)提升20%。
觀察韓國4G資費方案,中華電信技術執行副總經理林國豐指出,韓國電信商在5G普遍採用流量分級收費,入門價為月付新台幣1444元,流量8GB,但初期主打「吃到飽不降速」促銷方案,換算約新台幣2400元,而「台灣4G吃到飽目前只是他的零頭」,對台灣來說當然不可能接受,但台灣投資的成本不會比別人少。
林國豐認為,怎麼促進5G轉換率,可能還是要取決於價格,若沒有取得平衡點,導致電信業沒辦法回收,長遠對消費者也不利,建議各家業者在5G資費「慎始」。
Verizon Media亞太區共同董事總經理王興表示,Verzion十分看好5G在消費市場的發展,畢竟網路原住民、手機原生族群的千禧世代、Z世代,在網路上付費的意願和花費極高,也期望5G能成為價值取向的時代,不要只是價格取勝。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表示,全球5G領先商轉的電信業者5G資費比4G至少增加22%。以SKT為例,大約增加22%,其他KT、LG U+、Verizon則普遍落在20%到46%的價格增幅;至於台灣的5G資費,目前還沒有答案。
中華電信行動分公司總經理陳明仕表示,4G的營收結構已明顯傾斜到數據,但加值服務每年都持續成長,5G除了一般上網,將和生活多樣化有關,商業模式很可能是B2B2X,萬物與人可能都會發展新型態,例如智慧家庭、AR與VR等。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則強調,台灣之星加入市場以來,4G的ARPU下滑,4G的用量大幅提升,如果電信市場只有3家業者,5G資費恐高居不下,期盼競標結果能保留第4家電信業者,讓資費競爭態勢延續,才對消費者最有利。
另外,有不少單位針對5G資費做出調查,21世紀基金會委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對全台手機用戶調查結果顯示,73.9%的民眾現在月租費不超過新台幣900元,未來5G上網速度較快,72.6%受訪者認為月租費不能超過千元,顯見民眾已習慣台灣物美價廉的上網環境,未來5G價格如果大幅上漲,民眾接受程度恐不高。
整體而言,業者對5G資費的期待看法不一,5G時代能否拉抬資費,刺激數據營收成長,前電信業高層坦言,「恐怕回不去了」,而目前為止,5G的商業模式是B2B(企業與企業),很難用B2C(企業與消費者)來看或比較;也有業者看好5G的電信資費將會依據不同的服務內容,適用不同的收費標準。未來5G如何收費、會不會有不同模式,如何在成本利潤與消費者接受度間取得平衡,都考驗電信業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