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方今(21)日表示,軍方和文人政府共同決定,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率領代表團前往聯合國主要司法機構「國際法院」(ICJ),為緬甸被控種族滅絕罪名辯護。
▲圖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甘比亞日前代表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57個成員國,向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控告緬甸違反1948年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Genocide Convention),於2017年血腥軍事鎮壓北部若開邦(Rakhine)穆斯林少數族裔洛興雅人(Rohingya),案件預定12月開庭審理。
這不僅意味緬甸政府的洛興雅政策將首度面臨國際司法檢驗,也是罕見的一國就與自身無直接相關事務對另一國提告案例。
成立於1946年的國際法院僅處理聯合國成員國之間爭訟。
國務資政翁山蘇姬辦公室昨天意外宣布,翁山蘇姬將率領緬甸的辯護團隊前往海牙。
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辦公室發言人紹敏通(Zaw Min Tun)告訴法新社:「我們(軍方和文人政府)正進行合作,法律專家也共同努力。」紹敏通也證實,儘管兩人長期以來關係緊張,翁山蘇姬即將與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會面。
由於緬甸軍方強力鎮壓,目前已有約74萬名洛興雅難民避居穆斯林占多數的鄰國孟加拉。聯合國調查員已將難民所述緬甸當局諸如大規模殺戮、性侵和縱火等行徑,定調為種族滅絕。緬甸方面則稱其用意為剷除洛興雅好戰分子,且國內委員會可自行充分調查相關濫權指控。
儘管洛興雅議題引發國際社會譴責,翁山蘇姬在緬甸國內仍享有高民意支持度,許多民眾更對她將親率辯護團前往國際法院力爭國家利益表示肯定。
不過,緬甸恐怕還將在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遭遇另一場司法挑戰。國際刑事法院14日已授權就洛興雅危機全面展開調查。
儘管緬甸並未加入國際刑事法院成立基礎的「羅馬規約」(Rome Statue),法院表示,由於緬甸涉嫌犯下的罪行對加入規約的鄰國孟加拉造成衝擊,因而可追究緬甸的責任。